有了这种“神器”,被丢进撒哈拉也不怕没水喝了

作者: 墨墨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8-06-19

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沙漠中也能“吐水”的“集水神器”,利用MOFs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差作用下冷凝成水,为干旱地区提供宝贵的水资源。

烈日炎炎的夏日,补充水分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本能。想象一下,要是你一天不喝水还在太阳底下暴晒会是什么情景?——虚脱、晕倒、中暑、甚至休克?这只叫兰戈的蜥蜴就被意外丢到美国西部的沙漠,在烈日骄阳下几乎瞬间脱水丧命。为了生存,他踏上了艰辛的寻水旅程……正如这部动画所描绘的,水是生命必不可少的成分,对于那些常年干旱的地区,水资源尤为宝贵。

地球当前的水储量虽然很多,但淡水资源却很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7%,并且还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些淡水资源中除了江河湖泊,还有一部分以水蒸气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假设把这些水蒸气全部变成雨,降落到海洋上的话,能够使地球海平面上升2.23米。想象一下,如果能把这些水蒸气利用起来,肯定能为干旱少雨地区的人们带来福音啊!空气中的水蒸气如何变成水?我们都知道雨、露等现象是自然将水蒸气变为水的过程。

露水是由近地面的水蒸气冷凝而成,常常出现在秋季。秋季里白天温度高,空气中容纳了许多水蒸气,到了夜晚,地面或近地物体温度降低,过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植物、物体表面凝结成露。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有两个必要条件:空气中有足够多的水蒸气,环境可以提供足够大的温差。沙漠自身已经具备了其中一项条件——温差较大,但在水蒸气含量方面明显不足,还需要有某种在干燥空气中也能自动吸收水蒸气的材料才行。

真的有“吸汽材料”存在吗?别说,就在最近,科学家真就创造了强大的“吸汽材料”并开发出在沙漠也能“吐水”的“集水神器”。开发“集水神器”的科学家是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Farhad Fathieh团队,他们先后研发了两种能够自发捕集空气中水蒸汽的材料,并将其组装成“集水神器”(我们暂时称之为“一代集水器”和“二代集水器”)。研究成果于6月8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集水神器”神奇在哪里?科学家们使用这两种“神器”先后在实验室和干旱的美国亚利桑那沙漠中进行了测试。在实验室模拟环境中,一代集水器(MOF-801)每千克材料每天可产生100毫升液态水。而在沙漠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在相同实验室条件下,二代(MOF-303)集水器产生了超过200毫升的水。何方材料如此神奇?这得从近年来新崛起的MOFs家族说起。

MOFs,中文学名叫“金属-有机骨架”或“金属-有机框架”,可以将其想象为金属为点,有机物为线的立体点线结构,属于配合物大家族的一个分支。本篇说到的二代集水器的核心部件MOF-303就是其中的一员,它是由Al3+离子与一种棒状的有机配体(3,5-吡唑二甲酸)搭建而成的、三维有序“镂空”结构。MOFs不仅颜值高,实用性能也超强,比如本文中提到的吸收水蒸气。

这都要归功于MOFs材料内的亲水孔道,以及能够容纳水分子的自由孔体积。亲水孔道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超强的吸附作用,能够精准的把空气中的水分子“捕获”进来。Farhad Fathieh团队就是利用MOF-801和MOF-303的水蒸气吸附功能设计了这款“集水神器”的装置。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吸汽材料MOF-801或MOF-303和“吐水装置”。

以MOF-303为例,在夜里,将MOF-303置于沙漠空气中吸收水蒸气。到了白天,将吸附饱和的MOF-303封装到“吐水装置”中。“吐水装置”的一端覆盖反光板、且与土壤充分接触以便传热降温。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使MOF-303得到充分照射,随温度的升高,被吸附的水蒸气会从MOF-303逸出,在温度较低的容器壁上冷凝成露,实现了“吐水”。

除此之外,MOFs材料产率高,高纯度产品易得,可实现大规模生产,也利于市场应用。目前已有几种其他功能的MOFs材料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如MOF-5、ZIF-8等。可以说,这类材料对于改善未来干旱地区居民的饮水问题还是非常有潜力的,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些“集水神器”的登场吧!假如可怜的兰戈当时随身背上这么一台移动“水库”,就不用担心渴死在沙漠里了吧……

UUID: 62df4ff8-157a-4c78-895d-fb80b086aa5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06-19_有了这种“神器”,被丢进撒哈拉也不怕没水喝了.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