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类简史》讲的是人类从猿到人、从弱势群体到食物链顶端的进化历程,那么《思维简史》讲的就是人类认知方式的演化历程。认知,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比如从最早我们认为“天圆地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涨潮就以为是神明的指示——这是人类当时理解世界的方式,那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哥白尼的“日心说”付出了代价。
而今天,小学生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涨潮是因为月球引力,这是我们现在理解世界的方式。那么这个“认知方式”是怎么一步步变化的呢?以后又可能会怎么变化?《思维简史》讲的就是这个事。讲到认知进化,就必然少不了科学史的重大节点。所以,《思维简史》也可以当成一本精彩绝伦的科学史来看。现代科学的发展,教科书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那些重大的发明发现就是像牛顿、爱因斯坦这类牛人、神人“咔嚓”劈出来的。
但实际上,牛顿再天才,也不可能因为一个苹果就能砸出那么牛的理论,他的研究都是在前人无数的研究基础上,一步步积累而来。可以说,整个科学史是一部连续的、相互之间高度关联的历史。今天流行“认知升级”这一概念。其实纵观整个人类进化史,这才是一部连续数千年的“认知升级史”。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作者)说,几百年后的人再看今天的我们,可能就像今天我们看尼安德特人一样,无法理解。
但他们也是踩着我们的肩膀发展起来的。科学,思维,一提到这些词很多人可能觉得跟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不远,与其跟那些倒卖知识的网红学习,不如跟这些创造知识的大牛学,这才是源头。好好读读他们的经历和过程,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真东西。你将看到一代又一代站在人类认知浪潮巅峰的创新者们,凭借对未知的旺盛求知欲,花费数年,甚至是数十年去完善他们的理论,获得新的思维方法,并且不断颠覆过去,挑战人类思维的极限。
你在《思维简史》中可以看到牛顿内心的挣扎。对他来说,最难的不是证明一个理论,而是要说服他自己。比如他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他只认为天体之间是有引力的,结果现在发现地球上的物体之间也有引力,那就说明天上、地上共用的是一套系统?这在当时看来简直不能接受。达尔文也是,他提出了进化论,但他同时又是个虔诚的宗教教徒。要是自然进化成立,那还有上帝什么事?上帝不主宰一切,对他的信仰来说完全不可接受!
所以对很多科学家来说,他们最艰辛、最有挑战的就是说服他自己,打开很多坚不可摧的“界限”。爱因斯坦也是。当几乎物理学界都认为,自牛顿之后已经没什么可以研究的了,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写了牛顿定律,把牛顿拉下神坛。爱因斯坦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他提出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他给无数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勇气。而这种勇气,后来连爱因斯坦都受不了了!
后来玻尔提出了轨道量子化理论,爱因斯坦说你这个我想过,但脑洞太大了,我没敢发表。而且爱因斯坦死活都不接受玻尔的理论,玻尔都哭了。上述这些才是创新最需要的品质——冒险、突破!而这些也是让读者最有启发和触动的地方。从第一次使用石器工具到量子物理;从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这段文明演进史中有太多精彩的节点和伟大的人物。
蒙洛迪诺的《思维简史》不仅是一部史书,追述了文明的演变,它还是一部预言书,让我们超越日常感官,来看这个宏大世界未来的走向。未来人类文明将朝着更深远、更奇幻之路发展下去,而我们冒险的故事也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