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可能体会过这样的失落。例如,作为航空推进系统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的短舱,属于‘低温部件’技术,成本约占全部发动机的1/4左右,目前主要由航空业顶级制造商美国古德里奇提供。迄今为止热/功转换效率最高的动力机械——重型燃气轮机(功率5万千瓦以上)仍基本依赖引进。
虽然我国液压工业的规模在2017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额定压力35MPa以上高压柱塞泵,90%以上依赖进口。高端轴承钢、高压共轨、手机射频器件、透明导电膜的靶材……细数下来,我们还有多少亟待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差距在哪,需要从哪些方面突破?让人不禁疑惑。
2018年6月21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由科技日报社、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联合主办,北京科技报|北科传媒承办的理性认识我国核心技术短板的科学传播沙龙即将举办。沙龙将完全免费,面向公众开放,且不限名额,无论您是一名科研工作人员、科技爱好者、或者在校学生,都诚邀前来观摩并讨论。
中国科技正带着澎湃动力向前奔跑,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还应更加清醒和理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亟待集中力量奋力攻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都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这些话语在今天看来,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回望历史,为取得的巨大成欢欣鼓舞,同时也需要总结反思,直面中国科技发展的差距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