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湖南科技出版社的编辑发信与我说,为了纪念《第一推动丛书》出版25周年,他们重新设计,推出了最新的49本合集,准备寄一套与我。我是喜欢读书的,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自然很是欢喜。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们往往需要阅读文献,且通常会把那些最早提出想法并且影响广泛的文献称之为经典。在科普图书方面,《第一推动丛书》无疑在中国的科普图书方面就拥有这样的地位。
25年前,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目标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由于种种原因,考试失利,我并未如愿。笃定想学天文,我当时放弃去其它学校的机会,卯着劲地再次复读一年,终于遂愿。我从西北小镇,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自小喜欢读书的我,也终于有机会接触到更多课堂之外的图书。在考上大学之前,我所在的中学是我们当地唯一的高中,升学率低,压力很大,所以我自上高中起就没怎么看过课本以外的书籍,生活的重心只有考试。
在94年进入南大天文系读书之时,正是《第一推动丛书》刚刚出版不久。那个时候,国内的科普图书非常有限。《第一推动》系列的原作者大多为国际知名科学家,书的翻译质量高、内容有趣而且前沿,很受读者的欢迎。黑色封底、白色字体以及红色腰带成为它当时的独特标志。不管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很多理科的学生都会买几本。我当然也是不免其俗。印象当中,我是买了最受大家欢迎的《时间简史》以及《可怕的对称》等几本书。
限于当时的知识,现在回想起来,我对书中的内容大多都不求甚解,而有些地方更是压根儿没看懂。然而,这些囫囵吞枣下的书本仍满足了当时我很多对于宇宙知识和其他一些科学知识的了解。
几年前,Nature杂志的天文主编Leslie Sage曾经访问国家天文台,报告之余的闲聊中他提到,小朋友最喜欢的事物有两件:一个星空、一个恐龙。自此之后,我每每看到小朋友,就会仔细留意一下,的确不假。
于儿时的我自己而言,对于恐龙的爱好或许是没有太多接触的机会,好像并无太多印象。然而对于星空的喜爱却是印象深刻的。不过因为当时的信息少,几乎所有的都是来自当时所谓的《飞碟探索》杂志。而后来再看到《第一推动丛书》的时候,就与之前所看到的杂志里的内容方式完全不一样,可以说,《第一推动丛书》是我当时科学知识的启蒙之书,深深的影响了我。
不仅如此,它也应该是很多人的科学启蒙书,不止影响了一代人,应该是好几代人的成长,所以称为经典真是不足为过。
如今,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整个社会变化了很多。生活丰富了,中西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从国外引进的科普图书可以选择的种类更是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个出版社都会出一些科普书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发展使得想要看书,随时都可以在网上轻易获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幸运的。
这只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呈现出的一片欣欣向荣之象的缩影,然而前段时间,美国政府针对中兴的系列惩罚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正是因为此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最近刚刚结束的院士大会上说道:“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同时也号召我们:“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事实上,对于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必要性,中国社会依旧时不时地会拿出来讨论一下。对于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我而言,我很赞同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赖夫(Rafael Reif)在引力波新闻发布会之后所说的一些话,“基础科学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没有基础科学,最好的设想就无法得到改进,‘创新’只能是小打小闹。只有随着基础科学的进步,社会也才能进步。”我对这段话深有感触。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了引力波,一鸣惊人,LIGO的创始人也得了诺奖,风光无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引力波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宇宙的时代。然而我们需要看到,所有的这些“风光无限”都是科学家几十年持续努力的结果,非一朝一夕之力。
就在最近,我又翻阅了一遍《时间简史》,让我略感欣慰的是,书中原来晦涩难懂的知识我竟然看懂了,不过书中提到的很多黑洞未解之谜依旧没有完全解决,仍需要更多科学家持续地努力。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人也变了,然而自然运行的规律依旧如此: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于大约50亿年前的一次星云坍缩,而地球形成也是紧随其后,太阳带领着我们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围绕中心转动……推动宇宙形成和演化的“第一推动”在《第一推动丛书》中有所提及。然而宇宙中更多的奥秘,“我们宇宙的未来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秘。
星空宇宙仅仅是一个代表,愿《第一推动丛书》以及其它的优秀科普图书能够在更多人的心中播种下科学的种子;也愿科学的种子能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让中国真正成为科学技术的中心。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