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国家统计,世界上2/3国家的车辆是靠右边行驶的,只有1/3国家的车辆靠左行驶;如果按照道路里程来统计,28%的路面靠左行驶,72%的路面靠右行驶;如果按人口统计,全世界70亿人口中,靠右行驶的“右派”有2/3的人口规模,靠左行驶的“左派”约占1/3。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情况呢?
汽车出现以前,欧洲古罗马时期的道路交规是什么样呢?通过观察路面的痕迹,专家能够得知当时人们骑马或者坐马车都是靠左行驶的。这是因为大部分人是右撇子,骑马的时候习惯左脚踩马镫,右脚去跨马,这样靠道路左侧行驶比较合理。另外,骑士都习惯右手持枪或者佩剑,靠左侧走便于与迎面的敌人作战;平时不作战的时候,佩剑挂在左侧,在马匹交会的时候也不容易碰到对方。这是欧洲主流习惯。
1300年,罗马教皇朴尼法斯八世宣布举行第一个基督大庆纪念时声明:条大路通罗马,并指示赴罗马朝圣者必须靠左行走。从此,靠左行长远地影响了欧洲国家。
1756年,英国颁布了伦敦桥交通法,规定马车过桥要靠左侧行驶,其后在1772年规定车辆在一切道路上都得靠左行驶。随着19世纪英国殖民势力向全世界大规模扩张,左行原则也相继传入亚洲和其他地区。
目前车辆靠左行驶的国家有:英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爱尔兰、马耳他、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因为为首的英国是岛国,习惯上又称这些国家为岛派国家。
日本靠左行的历史缘由与武士道有关。古代骑士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在路左上马;再则,武士长刀在左侧,便于右手拔剑,身体左边是脆弱的空当,自然靠左行才能掩护空当便于攻击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头冒犯,所以全国都习惯靠左行动。
尽管日本从未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车辆的行驶方式还是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日本。1870年日本政府受到了英国的援助来建造自己的铁路网络,但它们获得的不仅仅是必要的基础建设,而且还得到了一套完整的道路规章制度。从此,日本所有的交通道路都以左侧行驶的方式建造。
左行制源于水上航行。15世纪,英国海军为减少进出泰晤士河的船只事故,规定进入泰晤士河的船只将太阳运行方向让给驶出船只。泰晤士河的流向是由北向南再转向东流,经伦敦入海,出泰晤士河的船只靠东,而人们观看地图的习惯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于是形成了左侧通行制。
目前欧洲除了一些跟英国有关系的岛国外,整个大陆基本都是右行。右行是如何产生的呢?右行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是邮车货车最发达的国家,很多马车为两匹马拉车。车夫坐在马的后面,由于习惯用右手拿鞭子的人居多,为了方便一只手拿鞭子能够打到两匹马,于是车夫习惯坐在左边那匹马的后面。这样,在会车的时候为了观察两辆马车的车轮中间有个尖的轴不会碰到,法国人就习惯靠右行驶。
但是当时法国的贵族、骑士单独骑马的时候还是习惯靠左行驶,作为特权,并勒令第三阶级的人和车为他们让路。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了,车辆右行了。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法国占领了哪里,就把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德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都“奉命”改为了“右行”。自从有了拿破仑,欧洲开始了“靠右行”,但英国却偏偏要和法国作对,依旧保持“左行”。
由于美国经过与英国长年战争才获得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多少给予了一定帮助,为彻底与英国划清界限,美国在建国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转为“右派”。众所周知,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决定了“左驾车”和“右驾车”之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车”源源不断地倾销至世界各地,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国家靠左行还是靠右行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实行右行的国家有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古巴、巴西、希腊、墨西哥、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奥地利、匈牙利、巴拿马、菲律宾、阿根廷、乌拉圭、埃塞俄比亚、缅甸、尼日利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国家多是大陆国家,习惯上也称陆派国家。
110年前,“现代汽车之父”卡尔·奔驰发明汽车时,驾驶座是位于车身中央的。
汽车问世初期,车主绝大部分雇有司机,为方便司机为主人开门,早期汽车自然而然是“右驾右行”。那么“右驾右行”为何后来会改为“左驾右行”呢?原因是为了行车安全。1920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在数量与速度上都得以猛增,导致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人们发现,“右驾右行”在遇到超车或者会车时,会存在很大的驾驶盲区,这是一个最大的安全隐患。
随即人们便对汽车进行了重新设计,将驾驶室改为车身左方,慢慢出现了“左驾右行”的车辆。到1927年,欧洲各国一致通过了“左驾右行”的行车规则。世界上第一部采用流水线制生产的汽车——福特T型车就是“左驾右行”最好的榜样,其作为美国汽车业的始祖,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瑞典起初属于“左派阵营”,但由于周围的国家如挪威、芬兰等都是“右派”,这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于是,瑞典为“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超过80%的国民不同意改革。不过,瑞典国会铁了心要解决和邻国之间的交通问题,甚至动用了军队来维持交通秩序。在这样的强力推行下,瑞典终于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没这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决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大反对声音居然是因为骆驼。因为在巴基斯坦有很多骆驼车,而骆驼都有走老路的习惯,指望这些倔强的家伙改变行路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骆驼投降。
在我国古代,走路和行车都有靠左的习惯。如果是多人一起出行乘车的话,坐在最左边的一定是尊长;如果是步行,尊长走在前面、左面,地位稍微低的在右面,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尊长的安全。靠左走的明文规定首次出现是在唐代,当时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很繁华,每天出入城门的人络绎不绝,这就很容易造成拥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太宗时期规定出入城门“入由左,出由右”,这是我国首次对靠左走的明文规定,对后世影响很大。
改变始于清末。清朝末年,晚清政府成立了巡警部,顾问是一个洋人,颁布的交通规则是欧式的,从此靠左行驶改为靠右行驶。之后关于靠左行还是靠右行也出现过反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援华汽车大量涌入中国,美国汽车都是左驾车,适用于靠右行驶的交通规则,为此国民政府花了大价钱来改装成右驾车,光是改装费就占车价的12%。又加之当时在中国的美军对左行驶的规则不习惯,经常有美军车肇事发生。
经过调研,国民政府制定了《改进市区及公路交通管理办法》,自此“一律靠右”行驶的改革拉开帷幕,新交通法规于1946年1月1日开始实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了靠右行驶的规则。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中国内地则是“右派”。于是,1997年香港回归,在道路交通问题上,内地与香港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内地车辆进香港,则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驶。
反之,香港车辆进内地,同样也得入乡随俗。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立有明显的界别标志,但由于交通的繁忙,相对而来的两列车队很难在入境的同时改变车行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的汽车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规行驶,经过桥梁的巧妙转接后,“右倾”的汽车到了香港自然“左倾”,而“左倾”的汽车则变为“右倾”。
铁路靠右行驶主要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以及苏联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丹麦、芬兰、挪威、荷兰等欧洲国家。但美国的芝加哥西北铁路是靠左行驶的,因为这条铁路是由英国人投资修建的,行驶习惯延续了下来。朝鲜的铁路基本上都是单线,在火车站和会车段,采取各自靠右侧通行的原则。
铁路靠左行驶的国家主要包括英国,以及受到英国影响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等。中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的火车也是靠左行驶的,这些国家开始修建铁路时,往往会聘请英国工程师设计建造,所以受到他们的影响。日本的铁路系统靠左行驶,它把这一规则带到了曾为其殖民地的韩国和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将机动车通行方向改成了靠右通行,铁路交通规则却没有更改过来。
不同国家之间的铁路联通时,如果左行右行的规则相同就比较方便,如连接英国和法国的“欧洲之星”列车,在英国和法国境内都是左行的,因此不需要变换方向。在列车进入行驶方向不同的国家时(例如从荷兰进入比利时,从中国进入蒙古),则在越过边境时采取错轨的方式变更通行方向。
我国很多早期的铁路都是英国修建的,按照英国的形式设置信号系统,英国的铁路是左行的,我们的铁路当然也就是左行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财力有限,所以火车左行的习惯就保留了下来,以后新建的线路为了省事、省力也就沿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