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在给别人说“对不起”,或者邀请别人做什么事,或者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的时候,如果用英文说“sorry”,“please”,“I love you”就没那么难说出口。当然了,在听的人看来,英文的请求或者道歉听起来也不那么走心。你可以用周围的人试一试,看看他们的反应,问问他们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的原因,和你学习英语的年纪有关。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会说2门以上语言的人和只会说一门语言的人思维方式和大脑结构都不一样。
语言能力通常分为2个部分,说和写属于主动的语言能力,听和读属于被动的语言能力。当你是双语者时,你的2门语言的主动和被动部分的能力相差无几。当然了,根据学会第二门语言的方式,双语者又分成三类。比如,假设你的爸爸妈妈在你2岁的时候带你和你的中学生哥哥移民到了美国。
那么你、你的哥哥,还有你的爸妈就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双语者类型。从小同时学习2门语言的你是复合双语者,你从小就对同一个概念产生了2种语言的编码,这2门语言是同时发展的;你的中学生哥哥是协调双语者,因为他从小学的是中文,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中文还没有很熟练的情况下)习得了第二门语言。如果你的爸妈能算得上双语者,那么他们就属于从属双语者。他们的母语是中文,第二门语言是通过中文学会的。
神经语言学家利用最新的大脑成像技术发现,不同类型的双语者之间也有差别。这种差别就能解释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是这样的,大脑的左半球更多地参与逻辑和分析性的神经活动,右半球更多地参与情绪和社会交往相关的神经活动。当然了,2个半球的功能并不完全分裂,只是各自略有侧重。语言和两边的大脑都有关,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偏向其中的一边,这就导致了一个语言学习的重要假说——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假说认为,小孩子学语言比成年人更容易,因为他们的大脑更具有可塑性,可以同时使用左半球和右半球加工和处理语言。但是成年人就不同了,成年人在学习新的语言时主要使用某个半球,一般来说是左半球,这让成年人学习外语时更注重语言的逻辑性而不是词汇的情感色彩。因此,从小习得的语言更具有情感和社会含义,而成年后习得的外语则不带什么感情。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没有熟练掌握英语,或者长大后才成为真正的双语者的人更容易用英语说出“我爱你”、“对不起”,因为对于他们的大脑来说“I love you”带的情感成分并不如“我爱你”那么多,“sorry”同理,因此反而比较容易说出口而不会感到尴尬。
这也是为什么在被激怒时,一般人会用母语骂脏话的原因,因为用外语的脏话使用时感觉搔不到痒处。(小孩子别学!
)当然了,对于同一个语言水平的听者来说,这样的道歉和表达爱意的方式也不能很好地触动他们大脑中情感的部分,因此听起来也不太走心。作为证据支持,最近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母语,在用外语处理问题时,人会更理性,更少带有情绪性。但别高兴得太早。无法通过外语表达和感受情绪或许就是让一些留学生出国后感觉无法适应的一个因素,因为在国外他们情感需求无法通过外语表达。不过,听到这样的结果千万不要感到泄气而放弃学习外语。
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学习外语,大脑都会喜欢你的决定。比如,研究发现,学习外语后,大脑的灰质的密度会变高,而大脑灰质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突触构成的。另外,学习外语还可以拖延阿尔兹海默症和痴呆症的发生。一些研究显示,双语能力对这些神经疾病的延缓作用可以达到5年之久。另外,在双语的转换过程中,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也会得到强化。这个脑区主要负责大脑的执行功能、过滤无关信息和任务转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