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些人看不懂高考作文题时,他就开始胡扯心理学。我们的宗旨是:所有的高考作文题都是心理学选题!全国卷2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心理学解读:美国数学家亚伯拉罕·瓦尔德(Abraham Wald)认为,战机在空中所受的损伤,其实应该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机身各处。而军方统计到的“最常受伤害的部位”,实际上是“最常受伤害但仍能成功返航的部位”。也就是说,统计起来受损最少的部位才是要害,该处受攻击的战机更容易坠落,无法回航,也不会被纳入统计。瓦尔德才是对的。
而军方犯的错误,就是幸存者偏差(survival bias),只考虑到数据,没考虑数据来源——都来自能成功返航的战机。在现实中,我们也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听到旋律优美的老歌,就感叹音乐创作今不如昔,却没想过难听的老歌早已湮没无闻……幸存者的证言、成功经营的公司的数据固然重要,但分析时千万不要忘记了,那些消失了的、倒闭了的、未能返航的沉默的数据,可能一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
上海卷“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心理学解读:人是社会型动物,我们通过和他人交往来产生社会连接(social connectedness);反过来,社会连接又可以影响个人。
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可,可以提高个人的自我价值感(self-worth),这是获得高自我价值的7种方法之一;而“高自我价值”指的则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对自己有许多积极正面的评价。天津卷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心理学解读:器是物品,又不是普通的物品。字典对“器”的第一个解释,就是“用具”。有用之物,才能称之为“器”。但“有用”这件事,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有些东西的用处一目了然:原始人捡起一块坚硬的石头,就知道可以用来投掷狩猎;他们稍加改造,去掉多余的部分,有尖刃的石头就能用来挖掘植物根茎、切割动物皮革,石头成为“石器”。有些东西的用处则需要研究才能发现,割取漆树的树汁,反复涂抹在布胎上,可以做成轻盈坚固、防水耐用的漆器——没有人的思考与劳动,世上就不会出现这种“天然塑料容器”。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 Gibson)提出过一个概念——可供性(affordance),指的是一个物体、一个行动、一个环境里蕴藏的种种“可以为人所用”的可能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越准确、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越完备、对这个世界的改造越熟练,就越是能让万事万物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的“器”。江苏卷花自语,鸟有语,生活处处有语言。
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语言来传递。语言丰富生活,语言诠释生命,语言传承文明。请根据所给材料作文,自己拟题,问题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心理学解读:语言连接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通过一个群体共有的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想法、感受,将人们的内在想法外在化,传递给他人。
但是语言不仅仅传达信息,它还透露着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这是语言的社会作用(social function)。如果人们在沟通时发现彼此语言习惯相近,则更容易因这份熟悉而产生好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北京卷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心理学解读:青年们在祖国的发展中成长,也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东方特有的相互依赖自我观(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怀着这种自我观的人,会将自己的角色和社会角色、社会义务和责任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并不是单一地存在。在面对难题时,他们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平时的沟通中,他们也使用更多的“我们”,而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