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地球上的生物按照质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人类会排第几?生物圈的组成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一直以来,我们缺乏对不同生物群的生物量进行全球定量记录。近年来,魏茨曼科学研究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做了这样一项有意思的调查,他们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进行了生物量普查,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生物圈构成的全貌。调查的结果被刊登于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这项研究是首次对每一类生物体进行的综合评估,它推翻了一些人们长久以来的认知。当研究人员对某一类生物的全球生物量进行估算时,会先对这类生物体的生物量进行预先评估,然后再确定这类生物会在全球哪些环境中生存,进而估算出它的全球生物量。在这一估算过程中,碳被作为了关键的指标。根据计算,他们发现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含有约5500亿吨的碳。
人类的总生物量仅占地球上生命的0.01%。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占据这一总量榜首的是重4500亿吨碳的植物,它们占所有生物的82%。排第二的是细菌,它的总重约为700亿吨碳,是所有生物量的13%。也就是说,剩下的所有其他生物——从原生生物到古生菌、从真菌到动物,仅占世界生物量的5%。
在这5%的生物量中,占大头的是真菌,重120亿吨碳。
古生菌和原生生物分别以70亿吨碳和40亿吨碳位列第四、第五名。动物类排名第六,总量为20亿吨碳,排名仅高于重2亿吨碳的病毒。令人意外的是,人类的人口数量虽然多达76亿,并且占据对地球的主导地位,却在体重方面如此微不足道——我们只占地球上所有生命构成的0.01%,远远少于大多数物种。例如病毒的重量就是人类的3倍、鱼类是人类的12倍、节肢动物(昆虫类)是人类的17倍。
更意外的是,连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人类饲养的牲畜家禽的生物量都在人类之上。
尽管人类在动物中的生物量很小,但却拥有无比强大的破坏性。自人类文明崛起以来,已造成了83%的野生哺乳类动物的丧失,仍大量存在的是人类饲养的牲畜。据新的调查显示,养殖的家禽占地球上所有鸟类的70%,只有30%的鸟类是野生。对于哺乳动物而言,情况更加严峻:在地球上的所有哺乳动物中,有60%是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和猪,36%是人类,而野生动物,仅占4%。
因农业、伐木和更多现代文明的发展而导致的对野生栖息的破坏,被许多科学家视为是地球将发生第六次大灭绝事件的征兆。仅在过去的50年中,就约有一半的动物消失不见。你或许会觉得这有点危言耸听,但如果将新估算的结果与人类成为农民以及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就能清楚地发现这一巨大衰退的全部面貌。据论文作者估计,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野生陆地哺乳动物的质量应约是现在的6~7倍。
同样,由于在过去三个世纪里人类对许多濒临灭绝的海洋生物的大肆捕杀(如捕鲸),海洋哺乳动物的总量降到了过去的五分之一。
即便植物是现在地球上最主要的生命形式,也仍难逃魔掌。因农业以及文明建设的需要,人类对森林展开的开采和破坏,使得现在植物的重量仅为过去的一半。
该研究是基于大量过去所记载的数据而展开的,那些研究使用的技术常涉及到可扫描大面积区域的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可在微观世界中解开无数生物体奥秘的基因测序等。在这些现代技术的帮助下,估算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但研究人员承认,但这份调查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于某些生物种类而言(比如地下深处的细菌),估算的误差会比较大。
但他们认为这项研究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概述,它为我们对地球生命的分布提供了一份清晰的概括,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每一年都有数以百万英亩的森林在消失。我们的生存活动可能正加速大量物种的灭绝。在地球上占领着绝对主导地位的人类,在利用、开采自然资源方面真的非常高效。但与此同时,作为仅占地球0.01%的物种,却给其他生物带来如此大的毁灭性影响,这并不公平。人类真的应该正视自己的渺小,更深刻地意识到,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