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8012了,听我们聊聊未来

作者: 果壳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8-06-05

本文讨论了科幻电影中的汽车构想在现实中的实现情况,特别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的高科技功能。文章还探讨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对传统造车势力的冲击,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

都8012年了,那些科幻电影里的汽车构想有多少实现了?1982年《霹雳游侠》,那台装有K.I.T.T处理器的神奇座舱,不仅实现了用不同语言与驾乘者沟通,更是拥有十分接近于人类的思维。2004年《机械公敌》,汽车不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台网络终端,可以随时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边看书边开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

《蝙蝠侠》的蝙蝠战车,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跟坦克一样的外观暂且不说,只是熄灯开夜视仪进入潜行模式,就不得不赞叹:蝙蝠老哥,稳!说不清是时间过的太快,还是科幻离我们本就太近,这几年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竟然把这些曾经少年时的清秋大梦给实现了,如果你现在拥有着一辆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那么可能这些梦幻般的高科技功能早已让你受益良多!

近年来,新的造车势力通过不断的发展演变,终于迎来了爆发——互联网造车,以他们最擅长的方式,通过一场场发布会,向世人宣告着一个造车新时代的开始。今年,应该已经不会有人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汽车了”。就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井喷式的曝光,他们带着清一色的大尺寸屏幕,炫耀着智能互联,来到台前。也许,再没有比互联网企业更懂智能化?

上周在电影院看的《超时空同居》里,当2018年的佟丽娅,给1999年的雷佳音演示如何用“我的助理”(其实是Siri)点上门火锅的时候,电影里1999年的雷佳音感觉头围又大了三圈。其实不用梦回1999,如果让3年前的我,来到2018年,我估计也会被目前这个2018年的全新世界吓得够呛。可能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人机交互”这件事情,根本不是互联网造车的原创。

在很多年以前,人机交互就已经诞生在传统的汽车领域,只是当时,激活相应的功能,需要应用具体的激活词,系统中存储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命令而已。而不是像现在SIRI一样,理解人类的逻辑。比如开启空调,曾经如果不提及“空调系统开”这几个字,可能系统就无法识别需求。现如今,你只需要大喊“我好热”,这套接近于人类思维的智能系统就会有所反馈,这就是新的人机交互模式,让汽车变成更了解你的那一个!

但是汽车智能技术存在的意义,终归是为了加强从A到B过程中的体验,而非真的是在秀车机智商。这就使传统造车势力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因为其拥有更多支撑行驶体验的技术。1986年就开始的奔驰“普罗米修斯”计划,让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可见,一项汽车技术,从孵化到使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恰恰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无可比拟的。回到本文开头,对科幻电影的致敬。

梅赛德斯-奔驰的夜视功能、几何多光束LED大灯,和一直以来奔驰引以为豪的PRE-SAFE安全辅助系统,及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都正式的普及。可见,这其实是一个充满了科学知识的行业。毕竟,从认知层面上来讲,我们和汽车是有着决定性的不同的。

既然我们的认知模式已经无法改变,那么对于汽车,或者汽车工程师来说,如何了解人类的认知模式,并且让汽车“学会”如何与人类交流,甚至“学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互动,就是当下最值得深究的话题。互联网造车势力带来的冲击,更像一剂特效的药,给传统造车势力带来了新的思考。

UUID: cfe402cb-3a86-42c5-96ee-0e80feca448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8/2018-06-05_都8012了,听我们聊聊未来.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