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是:一套“科研百宝箱” | “知识分子”书店
2018-05-31
你是不是书荒啦?不论我们是否理解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当你踏入信息领域(信息可能来自各个口径),想要探讨信息中知识的来源和可信度,甚至探讨贡献知识的可能性时,你就已经和科学研究分不开了。
有关科学和科学研究的探讨,无论在公众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都有必要和需求:在公众领域,如果人们不知道信息的分类、知识的定义、知识的诞生过程,想要实现精神自由和思想独立,就显得没有基础;而在学术领域,几乎人人都在开展科学研究,大家都是搞科学研究的熟手和能手,但难免会间歇性地困惑于三个问题:①我要不要继续搞科研?或者为什么我还在搞科研?②我到底做什么?或者我做的这个方向别人到底怎么看?
或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应该如何让他们怎么看?③别的学科或者和我邻近的学科在做什么?科学研究的领域里,大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可以高效专业地交流并取长补短和携手共进?
这又引申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从事科学研究的同行们,能否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建立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便于自身定位和自我诊断,以及,建立一套更通用更具体的话语体系便于不同学科间、不同代际间的同行交流和互动?
要回答以上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科学科普读本和工具书出现,来剖析科学以及解读科学研究。现在,就有这样一套书籍,将此任务一一分解、解答:《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如图1)。它是其中的一个阵列,试图完成上述面向学术领域的两个建立的任务。尝试建立关于科学研究的统一认知
►图1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
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只是初步的尝试,或者属于总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时,第一个举手去做的。因此,在学术造诣上和对所承诺要回答问题的实际回答上,实际价值有待读者评议和反馈,而未来发展更有待更多的专业同行共同参与和加入以指正和优化及改进。
也因此,三本书的基本态度和定位是:It’s about being better. Let’s do it together. 同时,没有或不会从事科研工作的读者如果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阅读,也能从书中找到前述有关信息和知识的部分答案,但主要是了解科学研究这项工作是如何发源以及如何开展的。
关于“科学研究是什么”的探讨源远流长,它和关于“这个世界是什么”的发问一样古老并与之互相交织。
后者是问题,前者是方法,后者没有解决,则前者永远更迭。迄今,大家能在“科学研究”的内涵上形成共识,但在定义上各具特色。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则始于亚里士多德,具体化于伽利略,接地气于培根和穆勒,最后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处理了归纳如何形成研究假设的问题和如何对假设进行样本上的检验问题。那么,抛开历史时间轴,科学研究及其内涵和方法,迄今,能否有一种外部的形态?
供大家能够对科学研究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是自我定位和自我诊断?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逻辑篇中,编者结合国内外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观点及一线科技咨询观察实践和逻辑推理,勾画出了科学研究的解剖学结构(如图2)。围绕这一解剖学结构,进一步重点探讨了,“我要不要搞科研”的“科研实践观”问题,和“我应该搞什么科研”的“如何提出一个研究问题”的问题。
特别是“如何从一线实践中提出一个研究问题”,编者们想尽办法地在科学哲学的发展沿革和较为系统的学术结论中,以及编者们的一线实践中,寻找线索以求旁征博引而又结合实践地来回答这一问题。
而如何整体建立关于科学研究的统一认知,在三本书的内容设置上也可窥见一斑(如图3)。尝试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机制
►图3 科学研究三部曲的内容设置
从世界构成基础的认知之变化、到数理基础的方法之变化以及真实世界中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互相改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这种深层的变革和普遍的改造中,其界限变得模糊了,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信息在时空上普遍而深层的链接,单一科学范畴将不足以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变革和对变革的普及应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用区分来划清界限以维护自己的“旧地盘”,就显得不可取,毕竟现象的分解、学科的分界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和选择,当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时,更换思维、调整视角将是自然的、且不得不做的事情。
如何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依然气定神闲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如何形成融贯的思维和更深的洞察,来驾驭甚至领航科学研究的巨轮和方向盘?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方法篇中,则顺着逻辑篇所建立的科学研究的解剖学框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种挤压式的探索和回答:上层选择了5个社会科学领域和5个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是临床医学)的经典案例(如下图4),按照科学研究的8个基本要素进行解构,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阶段两点上,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衔接,以构成融贯的局面。
底层则回归到人类如何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基本程序上(如下图5),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
►图4 经典研究案例10个
►图5 跨越学科的研究方法
以期通过上层和底层的挤压,形成读者对科学研究本质和具体实施方法更深刻和更统一的认知,以灵活驾驭不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学科中自由穿梭。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工具篇中,则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上篇从形态学上更细致地分析研究问题的构成和研究问题的提出过程,并力求画图呈现内在逻辑关系(如下图6,7)。下篇则把科学研究按照问题提出的归纳阶段和问题解决的演绎阶段,进行全程的绘图描述,以整体凸显科学研究的结构和程序。供读者从科学研究的操作上理解可跨越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内涵和作用。
►图6 研究问题的形态学结构
►图7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提出过程
最后,《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三本书,期待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观赏、理解和洞察科学研究,最终,把它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来理解真实世界,探索科学问题,改造和改善我们所处的世界。
1.内容简介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适合的阅读对象是临床医学从业者,包括在校医学生,临床医学从业者的科研服务者,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工作的从业者,以及广泛学科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爱好者。该三部曲试图将“科学研究”还原本质,化繁为简,使“科学研究”的定义与操作定义变得清晰、具体、可操作、易实践,以便于刚踏入科研的临床工作者能更好地认识和驾驭“科学研究”这件法宝与工具。
这一套教材和配套的课堂教程及教学图谱,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精确、更透彻地理解和反思科研活动,以提高日常思考质量与产出,进而提升临床实践向科学探索的转化效率。
2.专家点评
在自主创新的大势正滚滚向前的现实中,正本清源,从认识论角度去阐述科学研究并加以科普,就显得尤其重要。
万丈高楼平地起,对有创新使命感的研究者而言,认清科学研究的本质、目的,高起点地理解科学研究之“道”,比起掌握千百种奇技淫巧之“术”更为重要。看清来时的路,明白去往的方向,能够帮助我们在方法学的海洋中铆定方向,不迷失科学研究的初心。
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的小友们尝试从现象与经验角度入手,从认识论的角度回答三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对于科研道路上颇有建树的攀登者,还是踏上研究之路的后来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也提供了一套颇为简明的工具框架体系,帮助研究者在具体开展科研活动时设定项目进程的路标,使得研究者能够时刻保持研究工作的定位与认知所开展研究工作的水平比较。
应当说,不论在开展科研之前,或者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之中,对于研究者而言皆有裨益。心事浩淼连广宇。与我而言,非常高兴地看到我国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开始注重研究的本心以及如何把创新性设想加以落地实现,仰望星空固然重要,将开展的研究工作脚踏实地地找到现实转化之路同样重要。
向广大即将踏上科研之路的研究者们,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稍有迷茫的研究者们推荐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希望它能够成为大家科研道路上的助手。也希望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的编者们不忘初心,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优化这些理论和工具,能够在以后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作出贡献。
曹雪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南开大学校长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7年10月
谈及科研二字,世人往往露出向往又显迷茫之色。盖因在常人眼中,复杂的电路、庞大的仪器、序号繁杂的基因编号……不被理解、无法识别的东西,便算作是“科研”的外显。愈是无法分辨与理解,愈是感觉不关己身。于是,科学研究似乎被盖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成了高墙内少数人的专利。尤其在医学领域,不少人存在功利主义色彩,将科研的目的看做是为了职称的晋升或学位的获取。
于是,谈“科”色变,将其看作职称晋升道路上的“拦路虎”,甚至不惜为此而投机取巧,造成了学术不端甚至买卖论文、浪费科研基金等种种乱象。在学界为这些乱象头痛不已之时,《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如迷雾中的一盏小小明灯,以幼鹿初鸣之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该系列书籍以浅显又新奇的例子开端,试图给“知其为而不知所以为”的错误认知找到正本清源之道。
再以大家之例子,历史之沿革,严谨之框架,为读者提供科学研究一般程序的思考方式、基本方法和良好工具。将科学研究视为一种形而上,变成一种只可信奉、不可靠近的宗教,诚然不可取;而将其流于换取现实利益的工具与捷径,也不利于整个学科和社会的发展。本系列书籍或许找到了一条不错的中间道路,既不将其奉为神秘不可破的教条,也不将其讲述得繁琐无聊。
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良好研究者养成实践指导系列书籍,有希望形成比较健全、完善的“科学研究观”。科学研究既不遥远,也不神秘。既有以客观自然世界为基础的牢固法则,也充分体现出人类社会进步几千年来的主观能动性。
进退自如,平和中正,是普罗大众,尤其是医学从业者应抱有的科学研究观念,热切向各位推荐此系列书籍,希望其成为大家实践科学研究的入门手册,以良好之开端,行万里长路,方能从容不迫,行向成为“良好研究者”的康庄大道。
陈国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2017年10月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把智慧通通装回家!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科研百宝箱。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