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我们杂志五月份的“吃花”专题,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想给大家提供一些吃花菜谱,无奈杂志上写得已经特别详细全面了,我根本无处施展我的本事。思来想去,我终于又想到了一种能吃的花——麻花。香喷喷的麻花,古代当干粮,现在是零食。现在的麻花,算是油炸类零食的一种,平时看电视什么的,随手抓来吃一点。然而在过去,人们是把麻花当成干粮来吃的。
清明节那天的推送里(点这儿复习),我们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晋文公为了请贤臣介之推出山,不惜放火烧山,结果活活把介子推烧死了。晋文公后悔得不行,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在他忌日那天禁火,所有人都只吃冷的食物,从此有了寒食节。
寒食节就这样确立下来。因此,古人专门为寒食节发明了一种代餐食品——“馓(sǎn)子”。先在面粉或糯米粉里和上盐或蜜,揉成面团,再搓成好多细条,扭一扭,下锅炸成金黄色,就能吃了。因为它又细又散,所以叫“馓子”。
馓子金黄酥脆,好吃到大吃货苏东坡先生特地写诗夸它: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意思是说:下油锅前,馓子就像很多白玉细镯,被芊芊玉手搓出来;下油锅后,它被炸得金黄,如同美人手腕上的“缠臂金”,只不过美人觉睡得太死,就把“缠臂金”压扁了。
古代姑娘喜欢戴的缠臂金。后来,寒食节和清明节融为一体,但人们吃馓子的热情不减,而且还发明出了各种新花样,当作日常零嘴吃。有的不再做成细条,而是两三股粗一些的面拧在一起油炸,成为如今麻花的雏形。
大约在清朝时,麻花正式从馓子里分化出来,自立门户。麻花的“面条”股数少而粗,拧得紧实,口感偏硬脆;而馓子则还保持着最初的细条,多股松散地扭在一起。麻花还有一种它俩的结合体,叫“馓子麻花”,它既保持了馓子的细条形状,又像麻花一样拧得很紧。
想做麻花?先练好手艺。麻花的口味花样很多,最基本的款式有甜有咸,或者又咸又甜。你要是喜欢吃,我可以教你自己在家做。材料很简单,只需面、水、油、盐或糖。这不是重点,做麻花的手艺——“搓”和“拧”,才是重点。
拧好的麻花面胚。教你做麻花。1. 把小面团搓成细长条,两手各捏一端,朝不同方向搓,(比如左手往上搓,右手就得往下搓)。2. 搓完拎起来对折,细长条就自动绞合在一起,拧成麻花。把一端的头塞进另一端,捏紧。3. 如果你想让麻花更粗壮,可以再重复一次“搓”、“拧”的过程。然后把它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炸出来就成了。
在这“一搓一拧”的基础上,糕点师傅还在编排和用料上,下了不少功夫,最具有代表性的那必须是天津麻花。天津大麻花。一根天津大麻花有十股细条,细条分成了“白条”、“麻条”和“酥条”三种:白条就是普通“面条”;麻条是加入芝麻搓成的;酥条做工最复杂,首先要用烫油和面,再撒上桂花、核桃仁、花生、糖姜片、青红丝等才能做成。
把所有做好的“条”编排好,酥条放在中间作“馅”,白条和麻条包外面,再搓、拧、炸,然后口味丰富的天津麻花就做出来了。天津大麻花的制作过程。
中国这么大,麻花种类多。我国人特别多,大家口味不一样,麻花种类自然也不止天津麻花一种——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麻花。各地麻花。河南大营有一种超级酥脆的“油酥麻花”,只用油、面和盐来制作。据说正宗的油酥麻花如果一不小心掉地上,会全都碎成渣儿。
为了有这效果,麻花炸出来后要放上几天才能吃。而东北的大麻花是用发面团做的,炸出来不光个头大,而且外酥里嫩,香甜好嚼。东北大麻花。到了江南地区,喜欢吃甜食的朋友很多,所以浙江义乌就有了“红糖麻花”,不过只有在深秋才能吃到。因为深秋时节甘蔗才成熟,当地人用甘蔗汁熬出红糖水,浇在麻花外层,等到冷却后就成了晶莹剔透的红糖麻花。
红糖麻花。温州地区有种麻花外号叫“稻杆绳”,因为麻花长得很像稻秆搓成的“草绳”。这种麻花外面裹的是炒好的白糖,颜色倒是跟红糖麻花一样,只不过少了点新鲜的甘蔗香。最近几年,一些吃货觉得干嚼麻花不过瘾,又发明了新吃法——火锅烫麻花。据说只要掌握好火候,涮出来的麻花外软里脆,别有一番风味。
讲真的,我觉得这吃法有点黑暗...还没敢尝试,欢迎吃过的朋友发表一下吃后感。火锅烫麻花。随堂考。撰文 | 黄宇丹 等。部分图片来自 | 全景网。摄影 | 唐志远。微信编辑 |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