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心中的宜居乡村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如何建设新乡村才能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科技应该如何与新乡村建设相结合?院士大会期间,本报特邀两院院士讲述他们心中的新乡村。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问题是农民问题。2009年以后,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缩小。
但其增长较大程度上不是靠农业,不是靠农村,而是靠城市的产业支撑。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农民的增收模式有可能会带来农业的衰落、农村的凋敝衰败。所以,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建立一个更多的依靠农业、农村,可持续的、稳定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目前乡村人才短缺现象明显,农民的素质以及农业农村的各方面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
所以如何吸引、培育各种人才,弥补人才的缺口,是乡村振兴需要破解的难题。不仅要培育当地的能人,还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回归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但农村基层干部数量庞大、需求多样,文化程度、社会经历、从业状况各不相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不高,对新变革、新技术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水平亟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并提高培训质量,培养一批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村干部,使其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群众致富带头人,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化解矛盾的本领。
同时,要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待遇和报酬,拓宽晋升和流动渠道,并把到乡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但目前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和管理经验等限制,其技术创新能力远逊于城市中的企业。政府需要支持引导本地中小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难看出,乡村振兴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说到宜居乡村,我首先想到的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风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其次是具有现代乡村的特点,有着齐全便捷的基础设施,比如从农村到城市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学校、医院、娱乐文化中心等也一应俱全;再次,每个乡村都有各自的发展特色;同时,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被充分利用。这是我想象的关于宜居乡村的一幅图画,这幅图景实际上是以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管理加强和人才聚集为基础。
经济上,乡村发展出结合了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文化上,乡村传承了历史,保留了文化记忆;管理上则是现代的管理方式;人们也愿意留在乡村干事业、谋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有一些农村比较偏僻,人比较少,交通不方便,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土地利用得也不好,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生活在农村,生活还比较艰苦,这应该是我们乡村发展的重点。而我国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发展起来,这种发展的趋势肯定会逐步地向相对落后的农村蔓延,尤其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顶层设计来引导发展。
乡村要发展,不能少经济。经济发展是基础,所以一要发展特色的农村经济,二要引入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三要增加农业农村的收入。乡村要发展,不能少“人气”。农村发展必须依靠人才支撑,一方面,要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基础条件,加上好的环境,乡村“人气”就会高一点;另一方面,人才政策应该向乡村倾斜,吸引、带动、引导人口到乡村工作和生活。
乡村要发展,不能少科技。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的结合,是大有可为的。比如LED技术照明让植物照射其生长所需要的特定波长的光,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增加产量;比如部分有条件地区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通过满足附近工业用电的需求,从而增加收入;比如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相结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把农村经济带动起来。农村发展还不能少文化和管理,有了文化传承和良好管理,乡村才能“活”起来。
拥有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尊重自然规律坚持有机劳作、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文化深厚……这是我们寻觅多年的宜居乡村的模样。然而,我国农村分布广、自然与经济条件也比较复杂,加上国外可参考经验不多,农村的环境问题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在城乡交错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宜居乡村的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充分的心理准备。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生态友好型新农村建设,需要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战略的指导,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综合角度出发,使得乡村更加美丽、更加宜居。同时,也需要用生态先行的观念来发展生态产业,让农民富足起来,通过统筹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激励农民更好地参与到生态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我一直在强调,一个地方发展经济要讲生态,保护生态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只有将生态和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除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农村的宜居问题还要重视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在建设宜居的生态环境时,也要保持每个乡村原有的特色文化,注意挖掘并竭力保存这种文化里好的宝贵的部分,也就是保住乡村的根与魂,让农民真正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中国的农业发展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传统经验,为发展特色农业模式提供了基础,丰富的传统经验中蕴涵着值得今天借鉴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此基础上,依托科技创新,融合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系统、全面、长远的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久久为功才能完成。要做好这篇“大文章”,还需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长短结合、统筹谋划,一定要有计划、科学地来推进。
几十年来,我一直从事旱地农业和节水农业研究。乡村振兴,我最关心的还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带的发展。
这里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550毫米间,灌溉少,是农业生态中最脆弱的地区。很长时间里,由于粮食不够,该区域利用丘陵地区的地形地貌,发展了果树种植、草地畜牧业等多种经营。丘陵地区的农民主要发展羊养殖业,畜牧业虽开始发展了,但发展速度比较慢。国家提出重点发展草食畜牧业,但是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加之产销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因此当地畜牧业发展仍有待加速。
另一个问题是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外流。
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农村只剩下老人、孩子,从长远来看,人口的外流让当地规模性、集体性经营的发展受到阻碍,进而影响了农村的未来发展。促进当地发展,招才引智十分必要。对于西北贫困地区而言,不仅高水平人才稀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亦同样缺乏。在人才配备和人才吸引上,不能单纯追求学问大、知识高,更需要能接地气、留得住、能扎根的掌握实用技术的人才,让这些人才跟当地农民一起发展农业,改变农村面貌。
相比于高大上、戴帽子的高科技人才,后一种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人才为乡村发展提供支撑,科技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从技术上说,一个品种或者某一实用技术的突破固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整体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体系。在该地区,农业、林业、果业、畜牧业等各种产业应该如何合理布局?各产业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与探讨。
此外,关键技术仍需要攻关。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部分是旱地,可灌溉面积不足20%。少量的水,如何做到精准灌溉?这需要从科技创新上寻找答案。品种问题也是一样,节水、抗旱、抗逆品种的选育,也亟待科技攻关。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抗逆性强的品种的选育应该被提至更高的议程。当然,科技投入并非“一日之功”,这些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需要科研人员长期的努力和坚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总体来看,我国乡村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区域不平衡,东部发展相对较快,而西部还有部分地区没有解决基本的贫困。目前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解决贫困的问题,解决区域性贫困。国家提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植保是实现农村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食物的追求不再停留在温饱阶段,而是更加安全、健康。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也要求更加绿色、环保。
实际上,不同阶段的植保工作有其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整个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基本温饱还没有解决,再加上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药的使用相对较少。
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生产水平也随之快速提高,当时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病虫害的防控主要依靠农药,然而过度依赖农药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植保与产业问题、生态问题、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乡村振兴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病虫害防控的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大力发展绿色防控技术,促进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转变。
绿色防控是植保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推广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阶段植保正寻求从量变到质变,不仅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通过绿色生产模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