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太不慎落水,这个家家都有的东西救她一命!

作者: 馒头老妖

来源: 果壳少年

发布日期: 2018-05-25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讲述了羽绒服在水中提供浮力的原理,以及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利用日常物品增加浮力,确保落水者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尽管哺乳动物的祖先是从海洋里爬上岸的,但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早已失去了在水中生活的能力。就人类来说,学过游泳技巧才不至于沉下去。不过,在有些很特殊的条件下,即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漂浮在水面上。

2017年12月,重庆市合川涪江有一名74岁老太太,不慎滑入水中,但漂在水面没沉,又被河面上一根绳索拦住没有漂走,最后在热心人的帮助下获救,并无大碍。无独有偶,2017年3月,江苏仪征也有一名老太太落入河中,漂在水面上许久不沉,为救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合川培江老太落水后被救起。看到这张照片,你猜到原因了吗?图片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这两次落水者获救,都离不开冬季的羽绒服。我们对羽绒服并不陌生,却少有人注意到它保暖的关键因素——空气。羽绒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臃肿”,但拿在手里的份量却并不重。这是因为里头填充的羽绒蓬松地堆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空隙里,当然就被空气所填充,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起到了隔绝热量传递、保持体温的功能。

当某个人不慎落水时,如果穿着的是羽绒服,因为面料的关系,在一段时间内,水不容易浸入羽绒服的内部;而水流的挤压,又会使羽绒中间的空气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气囊”——这种现象,如果你手洗过羽绒服,估计就会有印象。

水洗羽绒服绝对是个噩梦级任务。图片来源:pinterest.com

而我们都知道,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所受到的重力,说白了就是和物体的密度有关。空气的密度显然比水小得多,这个“气囊”所受到的浮力远大于它自身的重力,对人就产生了类似游泳圈、救生衣的作用。

当然,如果泡在水中的时间较长,最终水还是会进入羽绒服的内部,将空气驱赶出去,就起不到增加浮力的作用了,人还是会沉下去的。

这种有趣的现象,在军事上还有个特殊的用途:舰艇上的水兵,裤脚、袖口都很宽大,据说就是为了便于在落水之后脱下,然后迅速扎紧,形成气囊,额外提供一部分浮力。

而如果遇到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情况,船上的乘客被迫要弃船时,除了穿好救生衣,还可以利用手边的东西,尽可能赶制一些增加浮力的工具。比如,手头有瓶装饮料的,赶紧倒掉或喝光饮料,然后再把瓶盖拧紧,塞到衣服之中或绑在救生衣上。一个2L的饮料瓶,就能产生近20牛顿的浮力,基本可以保证头部露在水面上不沉了。

什么都找不到?裤子总有吧,学水兵做一个裤子救生圈,就可以安然漂浮了,示范如下——

视频来源:crazy survivor/youtube

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

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UUID: 2a0d606e-8702-4dbd-a5d7-b09ae7be266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少年公众号-pdf2txt/2018-2019/2018-05-25_七旬老太不慎落水,这个家家都有的东西救她一命!.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