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由于它在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因此被人们俗称为“中国娃娃鱼”。它是地球上生存至今最大的两栖动物,体长可达到2米,它的进化相当成熟,能上陆地能下水,而且处于山溪、河流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几乎没有天敌。中国大鲵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7亿年,曾与恐龙处于同一时代,被认为是“活化石”。
然而,在野外,这种古老而珍稀的野生动物,却面临着危险的境地。
目前,中国特有的中国大鲵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比中国大熊猫的绝灭风险更高,同时还位列全球进化地位最独特和最濒危两栖动物名录。与此同时,由于大鲵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中国,人工养殖大鲵广泛兴起,在高档酒店中,一条大鲵动辄几千元,成为饕客口中的奢华享受。野外种群也因此受到极大的人为捕捞压力,即使在国家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偷猎和黑市交易依然猖獗。
近日,两篇关于中国大鲵的文章刊登在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来自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了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实地调查、遗传学分析等方法,获得了关于中国大鲵生存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在2013年至2016年间,研究团队在中国进行了大范围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曾经广泛存在的中国大鲵在调查范围内变的比预期更少,同时存在很多非法偷猎。
在这四年时间中,研究团队在16个省的97个分布点进行了实地调查,但是遗憾的是在调查范围内,研究人员常常难以看到中国大鲵的踪迹,仅在4个分布点发现了24只中国大鲵。
中国大鲵所处的危险境地,还远远不止数量上的稀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等研究人员耗费近十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鲵并不只是一个物种。
在十年间,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70个野生和1034个来自养殖场的中国大鲵样本,对野生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中国大鲵至少存在五个物种,甚至有可能有8个物种。过去,人工养殖中国大鲵被视为一种保护措施。现在,有很多养殖场都在对中国大鲵进行圈养,而养殖的中国大鲵的子二代可以合法上市,供人们食用。
能够自我维持的养殖种群对于一个物种来说也许是有利的,然而中国大鲵的养殖却要依靠野生个体来促进养殖种群的增长,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就是绝大多数繁殖个体需要直接从野外捕获。这对野生大鲵保护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全面开展中国大鲵遗传资源的调研和分析,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对发现的不同物种进行种群大小、遗传多样性、分布地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及时调整相应保护策略和措施,对于小种群物种,特别优先保护。未来对中国大鲵的保护,除了要解决偷猎以及栖息地减少的问题,还要合理保护这种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的神奇动物的遗传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