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未解之谜,答案或许就在眼前,但想找到那个答案,首先得能“看见”。举个例子。为什么你的手机电池用着用着就不耐用了?这个问题提出来很简单,答案也就在电池里,但想真正探个究竟,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现在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电池性能变差,变得越来越不耐用的过程,其实涉及了电池工作中的很多个微观过程。
比如,电池的每一次充放电活动,都会对内部材料的微观结构造成纳米级的破坏,这些破坏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就会影响电池的性能。想检测这些损伤,常规的方法只能先把使用过的电池拆开,检测材料已经出现了问题的状态,然后依据理论,推测电池里发生过的各种变化。就像是看电视剧的时候只看了开头和结局,中间的情节全靠脑补。想拆开电池直接观察里面的电化学反应?哪那么简单。
这些化学反应往往稍纵即逝,电池里的材料暴露在空气中还会与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更何况,拆开的电池本身就已经不是实际使用中的电池了……所有这些,都是探寻真相的阻碍。这还只是一块电池。
想象一下,如果是一辆电动公交车里组装在一起的几千块电池……散裂中子源的模型(China Plus)假如,有那么一台“超级显微镜”,能实时监测一辆“行驶”中的电动车,在纳米级别的微观尺度,“亲眼看看”充放电过程对电极材料微观结构的损伤,那对电池技术的发展该能起到多么巨大的推动作用。广东省东莞市的一大片荔枝园里,就藏着这么一台“超级显微镜”。这台“超级显微镜”叫做“散裂中子源”。
原子的结构(Student Spotlight)nucleus为原子核、proton为质子、neutron为中子、electron为电子“中子”,是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一。除了最简单的氢原子核,其他元素的原子核里都有中子。简单粗暴地说,原子越重,原子核里面的中子也就越多。“中子源”,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产生中子的源,就像光源、水源、营养源……特殊粒子(质子)打碎原子核,得到中子的原理。
其中,被释放的质子还会继续轰击其他原子核。“散裂中子源”,就是用特殊的粒子“炮弹”去轰击钨或者汞这样“大体重”原子的原子核,把这些原子核“打碎”,让原子核里的中子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有点像是,打散一堆悬浮在空中,抱成团的台球。有中子了,这跟显微镜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实在太小了,想看清这些原子在哪里,或者,化学反应当中,原子都在做些什么,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如果用一束中子去“照射”我们想要观察的样品,就会有一些中子在穿过样品的时候,受到原子核的影响,偏离原本的运行“轨道”。测量这些中子进入样本前后的运动变化,科学家就能计算出原子核的位置和运动行为。换句话说,利用中子,科学家们就能在原子尺度上,“看见”各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和运动规律,“看见”这些原子在哪里,“看见”它们都在做什么。
更厉害的是,因为中子有超强的穿透力,所以可以利用中子观察尺寸特别大的东西。就比如,把一辆电动车开进实验舱,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观察电池组里各个组成部分都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把需要焊接的火箭燃料箱和焊接机统统放进实验舱,一边焊接一边观察,看看焊接工艺是不是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超强的穿透力还让中子能“看清”一些极端环境里发生的事情。
比方说,在高温、高压的密闭容器里进行的化学反应,想知道容器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用X光什么的可能连厚厚的容器壁都“看不穿”,但对中子来说,不仅“看得穿”,还能精确地实时观察化学反应现场各种变化的细节。这么厉害的“显微镜”当然也是不得了的大国重器。散裂中子源不仅功能强大,运用的技术也非常复杂,造价就更不用说了。原先,只有美国、英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才各有一台。
那个藏在东莞荔枝园里的,是全世界第四台散裂中子源。中国人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有了它,不仅能让更多的科学家“去亲眼看看”那个曾经“混沌”的微观世界,也让中国科学家摆脱了束缚,去探索那个曾经需要依赖别人的“眼睛”才能看见的未来。未来的样子,我们拭目以待。(感谢 天津大学材料学博士 圆的方块 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