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霉和水果姐之间的恩怨情仇,据说几年前二人因为抢伴舞闹到了绝交,之后各种明着暗着diss对方,甚至有传二人的某些歌就是专门写来骂对方的。水果姐的《Swish Swish》中有一句“Swish Swish, bish”,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呢。几年来,二人和好的戏码也一出又一出,和好之后又变卦,每次提到她俩我都要先去搜索一下实时更新。当然,真情也好,塑料也罢,都跟我今天要讲的事情没什么关系。
这是一篇讲解水果长霉的科普文。水果为什么爱长霉?把长霉的部分挖掉还能吃吗?怎么才能远离霉菌,清清爽爽做水果?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刚买了一盒草莓,没过几天就长了白毛;随手放在桌上的橘子忘了吃,再看的时候已经生了青绿色的霉斑;朝嘴里扔颗花生,一咀嚼立刻尝到了霉烂的味道……平时我们会说,这是食物坏掉了;而在植物学或者农学里,我们会管这个叫“采后病害”,也就是农作物在收获之后被病原体寄生的结果。
换句话说,这其实是病。而既然是病,就能病出很多你想不到的花样了。
水果为什么会长毛?传染病三要素是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类似地,植物病害也有三要素:病原,宿主,适宜的环境,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三角。我们经常用“长毛”或者“发霉”来描述霉烂的果蔬谷物。“霉”指的是丝状真菌,“毛”则描述的是丝状真菌伸入周围空气中的的气生菌丝。
大多数“采后病害”的病原体都是真菌,只有少数细菌,例如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可以导致蔬菜软腐病。在农作物从采收,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接触到病原菌。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激素会引导果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例如,积累可溶性糖类,降低能抵御病原的植物抗毒素和植保素含量,削弱植物防御反应等等。这些生理变化使得水果对病原体而言成为了一个好味又容易上手的猎物。
我们能直观地感觉到,在春季和夏季,或者南方潮湿的梅雨季节,家里的果蔬最容易长毛,米面最容易发霉。这是因为温暖的气温和比较高的湿度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因素。只要病原、宿主、适宜的环境这三个因素凑齐,有时成熟的果实即使未经采摘,也可能发生“采后“病害。
水果界,常见的四大霉变会感染水果的“采后病害”有哪些?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下,水果界臭名昭著的“四大杀手”:香蕉炭疽病、草莓灰霉病、柑橘青霉病和绿霉病、苹果青霉病。长毛的水果还能吃吗?简单说:不懂别瞎吃!因为一些果蔬在长毛发霉后,会产生真菌毒素。不慎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坏掉的水果,可能包含致命毒素真菌毒素里最广为人知的大概是一类致癌物黄曲霉素。黄曲霉污染也是采后病害的一种,霉变的瓜子花生就可能含有黄曲霉素,所以坏掉的瓜子花生千万别吃!
挖掉发霉的地方,还能继续吃?那么把霉点挖掉不就解决问题了?很遗憾,不行!真菌的影响力远比你肉眼可见的霉斑更大。在发霉食品中,真菌菌丝并非只存在于表面,而是已经侵入食品内部,即使去除菌丝部分,真菌毒素也已经扩散至未腐烂的完好部位。怎样让水果不长毛?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数据,人类最终利用的蔬菜和水果只占总产量的55%,有45%的产量都在生产、采后处理、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的消费阶段损失了。
其中的原因有各种病原菌引起的采后病害,昆虫,鸟类和啮齿动物啃食,机械损伤,自然衰老降低利用价值等。
要降低由于病原菌引起的农作物损失,最有效的手段是提高田间管理作物采收水平,选取合适的贮藏运输条件,用杀菌剂,热水清洗以降低蔬果上携带的病原菌数量。可是上面那些办法都和我家里的水果没有关系呀?没错,家里长毛的水果显然已经是无药可救了。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尽量防止霉菌滋生:少量购买能在几天内吃完的分量,购买时注意检查水果上是否有虫咬痕迹或者刺伤划伤等。因为病原菌易通过开放性伤口入侵果实内部,如果是碰撞伤则无需担心。如果有大量采购的水果,到货之后需立刻检查挑出已经有病斑或者软化的水果,余下水果在阴凉通风处储存,时常检查。别忘记,这是病,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