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家把绘画看成是一种“非语言类艺术”,意思是绘画不能说话。那么画家用什么办法来传递人物的情绪,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呢?那就要依靠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了。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哲学家苏格拉底就对画家和雕刻家说:“崇高和尊严、自我贬低和严肃、谨慎和理解都反映在脸和身体的姿势上了。”
画家达芬奇在《绘画论》说:要画那些“由活人的心理状态所引起的动作,那些表示愿望、轻蔑、愤怒或者怜悯的状态的动作”。他还要求:“画家乐于仔细观察那些边说话边做手势的人,并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在写实绘画中,人的脸部无疑是最能够引人眼球的地方,因为脸部的特征和表情在人际互动和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人的大脑里有着强大的“脸部识别”功能配置,所以观众也特别喜欢看画中人物的脸,通过鉴貌辨色来了解人物的方方面面。神经科学家认为“人脸识别”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特征识别,其二是表情识别。所谓的特征不仅仅是指脸的长相,是长是圆,是胖是瘦,还要强调他的精气神。哲学家叔本华说“画人首先要画出他的特征,呈现出这个人的特征就等于反映了人性的一部分”。
当人物的心态发生变化时,脸部的特征(包括五官位置)也会随之变化,于是喜怒哀乐的表情也就在脸上洋溢起来了。维也纳心理学家Egon Brunswik说:“双眼之间的距离有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像的表情。”所以说,人脸识别的另一个方面是表情识别。
有趣的是,当我们对脸部特征与表情之间的区别还不太清楚时,我们大脑里的人脸识别机制却已经分工明确:由大脑纺锤状脑回的后半部分负责处理人脸的特征识别,当它辨认出脸部特征之后,再由纺锤状脑回的另一个区域与额叶一起来判断这一张脸是不是熟面孔。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表情(相对于特征)对情绪的反应更加快捷,所以有“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的说法。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胸襟坦荡之人面貌平和,内心纠结者常愁容满面,这也说明了脸部表情与内心情绪的紧密联系。
手指、手掌和上臂是人体中最可自由活动的部位,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动作和姿势,因此人类文明之初就把手势用了作为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手段。手势甚至比口头语言来的更加直截了当,一人振臂高挥,可以引起万众瞩目的效果!手势的采用一般是在最大限度易认性和最大程度动作之间做折中,也就是既要动作好做,又要意义明确。
人有比较灵活的躯干、头颈部位和四肢,可随意做各种姿式。它们与脸部表情一样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因此被称之为肢体语言,从而让我们常常可以不发一言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在远古时代,肢体语言是维持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获得食物或者生存途径的机会,同样也可以促进个体融入集体,并获得更多的繁衍生殖机会。
20世纪中期,随着各种新的绘画流派的崛起,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取向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画家对人物的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描写也从求真务实到夸张、变形,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现在有些流派(如毕加索、英国画家培根)为了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开始追求怪异和丑陋,并建立以此标准的美学观念。这与本文原来的介绍方向大相径庭,所以就此打住,不再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