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优化院所高校科研布局

作者: 罗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日期: 2018-05-08

本文讨论了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的重要性,强调了科研创新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和优化布局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能。

要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科研院所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研究型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开展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要加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使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

科研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首要原则是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要问题是找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发力点,首要目标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做“顶天立地”的创新性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核心特征。

大学的学科建设,首先是学科方向必须坚持“三个面向”,解决科研创新的战略性和前沿性、基础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学科队伍是基础,有创新人才才有创新能力。科研创新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内容,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中心环节。大学的学科建设不能求大求全,但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发展道路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特征。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促进教研相长、科教融合,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工作的使命要求,是大学区别于科研院所的根本特征。在大学办学过程中,无论怎么强调学科建设或科研创新,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将科研创新能力转化为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让最优秀的教师始终活跃在课堂第一线,活跃在学生培养第一线。

深化改革,关键是优化布局,提高效能。

科技创新领域也不例外,唯有最大化地发挥各个创新单元的优势,使它们各司其职,形成强大合力,才有可能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助推器”。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它们就像中国科技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国立科研院所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在国家亟须突破的领域开展“大兵团作战”。

而基础研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公益性、探索性等特点,周期长、风险大。当代大学的定位决定了它可以成为科学灵感的沃土,更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天马行空、潜心钻研的自由空间。

UUID: 11160144-141a-4820-b549-374b323eaf5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中国科学报公众号-pdf2txt/2017-2018/中国科学报_2018-05-08_百名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丨优化院所高校科研布局.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