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手机满足了我们三方面的心理需要:效能感、自主性和归属感。如果跟它分离,我们会出现手机分离焦虑。
当人们在开车、走路、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使用手机必然对正在做的事情造成干扰。但是,我们在这里要谈的不是使用手机带来的干扰问题,而是“手机的出现”对我们的干扰(即便我们并未使用手机),可以简单地称这种现象是“手机在场”现象。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来参加一个手机在场效应实验。实验是两两进行的,研究者让两个人把所有个人物品寄存后,走入另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有一个书桌和两张椅子。两个人坐在椅子上进行10分钟的谈话。谈话内容是过去一个月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谈话结束之后,研究者将测量志愿者感觉到的与谈话对象的关系质量和亲密度。当然,有一半志愿者在谈话时,书本上放着手机;而另一半志愿者谈话时,书本上没有手机。
这部手机是很普通的手机,看不出是什么牌子的。
实验结果发现,当有手机放在书桌上时,谈话者感受到的双方关系质量和亲密度都相对低。后来,研究者重复了一个类似的实验,结果跟这个实验一致。这表明,手机在场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虽然我们不知道手机是通过什么来影响人们面对面交谈的效果,但是它的影响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
在手机上发现的这些心理现象并非全新的现象。例如,小孩子在做简单的数学题时若感受到父母在关注着自己,那么可能他会做得更好,但若是在做奥数等有难度的题目时,他会心烦意乱。手机便是扮演了一种“他人在场”的角色。
如果人们只是在做简单的工作,那么手机的出现对人们不会有影响。但是,在复杂的工作中,只要有手机出现,人们的工作表现就会打折扣。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讨论有意义的话题时,手机出现在视线内会影响人们的讨论效果。但是,在闲谈的时候,手机出现与否都没关系。这貌似在提示我们,在路上散步偶遇朋友时手里拿着手机是没关系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开会,或者要找朋友敞开心扉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时,最好是“净身”(不带手机),认真地对话。
正如前面说的,手机让人有一种“连结”之感,即通过过手机与自己的朋友圈子和信息源连在一起。这种连结感使得人们形成条件作用,乃至一天到晚不停地检查自己的手机是否有新的消息。直到睡觉前,人们仍会翻看手机。很多人无法做到一整天离开手机。如果将手机与人分离,人们会感到焦虑。
研究者把参加实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要将手机交出后再进入教室。另一部分可以将手机带入教室,但是要调为静音且不准拿出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测量了他们平时的手机使用量,并且追踪他们的情绪变化。
结果发现,那些无法把手机带在身上的人感到更加焦虑,而日常手机重度使用者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里会越来越焦虑。轻度手机使用者则不会产生焦虑。对于中度的手机使用者来说,当他们交出手机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焦虑,但是如果手机可以带在身上,则不会有焦虑感产生。
为何人们会出现手机分离焦虑?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害怕错过精彩瞬间,害怕失去与别人连结在一起的感觉。这也回到了最初我们说的,手机满足了人在社会中的一种连结感或归属感。如今,若没有手机在身边,我们便会感到失落。另外,有学者认为,因为手机能够满足人们的自主性和效能感,所以慢慢地已经成为很多人自我延伸的一部分。失去手机对很多人来说就像是失去了自我的一部分。
你是否无论去厕所、去洗澡、去游泳都要带着手机?是否经常担心手机没电?是否随身携带便携式充电器,以免出现手机没电的“悲剧”?是否无论到哪里都要检查是否有信号或者网络接入信号)?是否有时误以为手机在振动实际上却不是?是否有时手里拿着手机去找手机?睡觉时你的手机放在何处?以上这些都是检查自己对手机依赖程度的问题。
由于与手机分离的焦虑在人群中如此盛行,以至于有人提出了一个叫作“无手机恐惧症”的概念。在这种恐惧症的驱动下,人们不断地想去看手机。这使得人们一天内持续地受到这种想法(想去看手机)的打扰,以致于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来深入思考其他问题。这是现在人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显然,在这个碎片化严重、个人专注力下降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资源几乎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