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种名为“自发性微觉醒”的机制,睡梦中的我们平均每5分钟就会醒来一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直令科学家费解。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以色列科学家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一种特定神经元中随机的电流活动造成了觉醒现象。他们还认为,这种现象对于睡梦中的婴儿的生命健康起着关键作用。昨晚,你在睡眠中途醒了几次?是因为噩梦、“自然的召唤”或是欧冠醒来一两次,还是一觉直接睡到天亮?都不是。
研究给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即使睡得再安稳,你一夜间都可能中途醒来100次。这种导致我们不断觉醒的机制被称作“自发性微觉醒”(spontaneous arousal),平均每5分钟就会出现一次,每次持续不到15秒。这种颇为神秘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尽管目前看来,它不会影响我们睡眠的舒适度,但人们还是希望了解,这种机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睡眠健康起到怎样的作用。
一些研究认为,在人类演化早期,频繁的觉醒对于我们的祖先有着显著的意义:这样一来,它们对周围环境的警戒性增强,被其他捕食者偷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资深讲师Ronny Bartsch说:“当你从睡梦中(短暂)醒来时,你听见外界声音的可能性更高。而在深度睡眠期,你与周围环境是完全隔绝的。”还有人认为,自发性微觉醒能帮助我们维持睡眠的可逆性,防止“一睡不醒”。这种觉醒机制是如何产生的?
这一问题令研究睡眠的科学家困扰不已。我们知道的是,自发性微觉醒的频繁出现与噩梦、你室友的鼾声和磨牙声都没有关系,它更可能是与某些生物学机制联系在一起。在一篇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的最新论文中,Bartsch领导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条全新的理论:导致自发性微觉醒的,是一类名为“促进觉醒神经元”(wake-promoting neuron)的神经元中随机的电流活动。
类似于广播背景中的白噪声,在我们睡眠时,大脑细胞也会持续产生低水平的电流活动。当电流噪音达到某个阈值时,会触发神经元的活动。这项最新研究认为,当这一随机过程触发的是促进觉醒神经元时,这个人就会短暂地醒来。而之所以觉醒的过程十分短暂且不为我们所感知,是因为另一类促进睡眠神经元能将我们迅速带回睡眠状态。在较为寒冷的环境中,神经元中的低水平电流活动加强。
如果上述理论正确,这意味着在炎热环境中,自发觉醒的次数较少。为了验证该理论,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了不同温度下的神经元噪音水平,以及不同水平的电流活动如何影响自发性微觉醒。他们还监测了斑马鱼的睡眠状况。斑马鱼有着与人类相似的昼夜节律,但作为变温动物,其身体的温度是由外界环境控制,而不是体内过程。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来调节其神经元所处的温度。
研究人员将斑马鱼分别置于25、27.7(该水温为斑马鱼的理想温度)、28.9和33.9摄氏度的环境中,并监测各组斑马鱼的睡眠状况。结果显示,水温越低,斑马鱼睡醒的频率越高、每次觉醒的持续时间也越长。这一结果与Bartsch的理论吻合。不过,这项试验并不足以解决争议。哈佛医学院睡眠医学部的神经学家Clifford Saper就在对他们的理论表示认同的同时也强调:“这项试验并没有直接验证他们的理论。
”的确,Bartsch团队所做的斑马鱼试验显示斑马鱼在冷水中醒来得更频繁、每次醒来的时间也更长,但却没有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它们的神经元噪音水平。Bartsch也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能够测得睡眠的动物的神经元噪音。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比于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的高睡眠质量,我们更容易被热醒,这与动物试验的结论似乎相违背。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炎热的不适感而惊醒,显然与这里讨论的自发性觉醒是两码事。事实上,我们的身体能够很好地调节大脑和身体的温度,因此环境温度的些许差异不会改变神经元的活动。与此相反,斑马鱼的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明显。Saper说,斑马鱼“很可能是我能用来研究这个问题的唯一一种动物了。”这项研究的另一个潜在意义在于,它可能为新生儿的睡眠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Bartsch强调说:“由于新生儿更多的是处于变温的状态,因此他们的觉醒情况可能与斑马鱼类似,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我们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常常被放置于恒温箱中,这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还很弱,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因此,研究者认为新生儿更容易受到神经元噪音的影响。这一理论可能在婴儿的睡眠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尽管对于婴儿家长来说,总是打断睡眠是一件很恼火的事,但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自发性微觉醒可能拯救了婴儿的生命。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是一个月至一岁婴儿的头号死因,它的发病机制仍然成谜。一种解释认为,意外的窒息导致婴儿的呼吸暂停。而从睡眠过程中醒来能帮助婴儿移动位置或是哭出声来,从而确保他们仍然呼吸顺畅。
“我们认为,婴儿猝死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元噪音水平较低,因而难以自发地觉醒,”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Hila Dvir表示,“自发性微觉醒机制可以防止他们出现缺氧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得到足够的保护。”当然,这项研究的观点还没有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
斯坦福大学睡眠科学及医学中心的临床教授Rafael Pelayo就表示:“这些年来,一些研究试图通过单一机制解释SIDS,但它们往往最终陷入僵局,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通过神经元噪音来解释自发性微觉醒的想法很酷,但我认为用它来解释SIDS显得操之过急,SIDS的真实情况要远比这个解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