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将“才华”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这让不少女性陷入了困境,导致她们无法踏入一些重要的学科和领域。在201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女性不足总数的30%。科学家发现,这种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可能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哲学家远比心理学家更看重某一种人:那种头脑格外聪明的智慧型天才。而心理学家则更相信,心理学前沿学者的成就大多是通过努力和经验取得的。
近年来,尽管哲学领域一直都在关注缺乏女性代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稍微有所缓解,但是直到201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女性仍不足总数的30%,非裔美国人则仅占1%。相比之下,心理学在吸引和留住女性学生方面显得更成功。
我们猜测,这种影响是否已经延伸到了涵盖范围更广的学科中。学术界常常谈及才华,科学、技术、工程学或数学等领域更是如此,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所以,这些领域也可能存在多样性不足的问题。
我们猜测,血缘关系如此亲近的两门学科之间的人群差异,以及各个科学领域之间的差异,得看学科本身有多强调高智商才是成功的关键,而强调程度本身就是影响最终数据的因素之一。
迥异的思维模式这个还处于早期阶段的猜想让我们很快就想起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研究工作。德韦克和同事发现,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看法会对最终能否成功产生巨大影响。
通过电话详聊以后,我们已经商量好检验这个想法的初步计划了。我们打算与大量不同学科的学术工作者联系,询问他们的意见,看看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取得成功是不是也需要才智过人。
刻板印象vs 女性和少数群体数量在调查了30个学术领域中近2000名工作人员后,我们以“各学科对才华的重视指数”作为参照,衡量了业内人士如何看待才华对成功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提出的解释是不是全新的,或者这些解释已经在前人的理论中讨论过了。我们仔细考察了最常见的几种解释。
答案是肯定的,正如2016年我们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当时,我们分析了学生在“为教授打分”网站(RateMyProfessors.com)上对导师们的匿名评价。
此时我们意识到,必须调查这些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在我们的文化中,青少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为一些人要比另一些人更聪明的?
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应该明智地鼓励青少年多采取成长式思维模式,尽量避免僵固式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