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陕西榆林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一名男子袭击了放学的学生,造成19人伤亡。事发后,米脂县紧急调集全县的医疗力量,竭尽全力抢救受伤学生。当晚,榆林多地民众挤满广场,自发为米脂凶案受伤学生献血,希望帮助受伤的孩子们渡过难关。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平安成长,但有的灾难总是让人猝不及防。面对突发情况我们该如何自救?又该如何走出暴力事件的余波?
今天的这篇推送,红十字会专职工作人员朱珠(以下简称“Z”)和科学松鼠会成员、二级心理咨询师蓝枫(以下简称“L”),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一份救助指南。
Q:上学放学中,以及在校外活动时,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注意事项?
Z: 安全意识要在生活中培养。在学校或者新的地点,养成习惯,主动观察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有时间的话,以散步的形式走一遍常去的公共场所的逃生路线,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离开。来到陌生环境,一定要先知道安全出口在哪里。
Q:危险来临时,我该怎么保护自己?Z: 首先在走路时尽量不要戴耳机,这样可以及时捕捉周围信息。
在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危险,切记不要凑热闹、不要围观,立刻通过安全出口或沿主干道离开事发现场。但不要逆着人流前进,以免被推倒。如果是暴恐事件,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和行凶者正面冲突,能逃就先逃!如果没法逃,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吼叫奔跑,先判明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利用地形、遮蔽物等掩护躲避,等待救援。注意不要靠近包括窗户在内的大型玻璃制品。
如果遇到不明气体或者液体,应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尽快寻找出口,尽量逆风撤离。
Q:自己或同伴遇险受伤了,如何进行急救?
L: 当意外发生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是第一要务。我们可以害怕,但是也要坚强起来勇敢的面对。如果现场还处于混乱无序,伤害依然进行,要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先保护好自己。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自私,但是不要怕,只有保全自己才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当确认自己安全或相对安全时,要快速地检查自己。确认自己没有大碍后再向他人施以援手。
Z: 救助他人时,对于出血的伤口,应用干净的布料、衣物按压或包扎,在确定没有骨折情况下,将出血部位抬起高于心脏水平。受到烧烫伤的情况下,要用大量、清洁、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10分钟以上,不要刺破水泡。
Q:都说出事要报警,打报警电话要注意哪几点?
Z: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能因为恐慌影响了正常的判断。电话接通后,应首先报告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事发时间、地点(最好指明标志性建筑物),发生什么事件、后果等,还有受伤人员的大致情况(人数、性别、年龄、伤势情况),以及目前采取了哪些急救措施。如果目击到暴恐行凶,最好能向警方提供嫌疑人的数量、体貌特征、衣着打扮等信息。最后,务必了解接线员是否记录了全部信息,不要先于接线员挂电话。
Q:事情发生后,家长和学校要怎么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创伤呢?L: 当不幸发生以后,一般来说我们第一时间会关注受害人身体上的伤害。哪怕目击者,甚至只是同校学生,都会被家人、朋友追问“有没有受伤”、“你在不在”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应该被关注,恐惧是我们第一时间要面对的状态。恐惧更多来自未知,因此,知情者(包括学校、家长、好友)要尽快地冷静下来,将真实的过程客观地讲给孩子们听。
如若放任恐惧情绪的泛滥,那么谣言也会四起。经过了迷惘和恐惧,当事情沉淀下来之后,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涉事或目击孩子的心理变化。他们可能开始追问“为什么是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如果周围恰好出现了相关或类似的言论,都有可能加重自己猜疑的负担。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亲近的人,首要的是让他们感到安全,要多观察,多倾听,让他们知道家人、朋友、学校,和全社会都在支持和保护着他们。
抱着理解的心态接触,并作出适度回应,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当事人或者目击者,以免他们受到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