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正是观赏花草的好时节,但是,对于花粉过敏者而言,这却是经受考验的日子;不但花粉让人心烦,目前长江以北地区正值柳絮、杨絮纷飞,也让过敏体质人士备感纠结。
花粉过敏症是指由花粉过敏而引起的呼吸道及眼部过敏表现,也是特异性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过敏反应。花粉直径一般在30~50微米,它们在空气中飘散时,极易在呼吸时进入呼吸道内。自然界中,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类。虫媒花很少经风传播,空气中飘散的花粉数量不多,而风媒花由于花粉产量多、体积小、质量轻、容易借风力传播,所以,风媒花是造成花粉症的主要过敏原。
花粉过敏症的表现有很多种,具体又可划分为以下三大类:①花粉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子特别痒,突然间持续打喷嚏,并伴有大量鼻涕,鼻子堵塞。②花粉性哮喘,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有白色泡沫样的粘痰,呼吸困难,可能突然哮喘,但过一会又与常人无异。③花粉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发痒,眼睑红肿,并有水样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出现。
引起过敏的花粉种类随季节变化,有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春季主要由树木花粉所致,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如法国梧桐、杨柳、榆、松、臭椿等,这些植物花粉多、体积小、空气中含量高,起风时更容易飘散。所以春天郊游时要谨防花粉过敏。夏季型以园草花粉和野草花粉为主,主要有狗乐草、猫尾草、绵枯草、热羊酸模草等;秋季主要是野草花粉——豚草所致。我国每年的4月至5月和8月至9月是花粉过敏症的高发期。
每个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植物区系等导致了花粉过敏症的地区性特点。过敏症反应属于超敏反应的一种。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的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花粉和柳絮引发的过敏症都是I型变态反应(速发型),发病机理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免疫应答即致敏阶段。
过敏体质的人机体中具有一种叫IgE的免疫球蛋白(IgE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是一种抗体),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从而使该细胞致敏。第二个阶段是效应阶段即发病阶段。人体内的两类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含有组胺、白三烯、5-羟色胺、激汰等过敏介质,它们广泛分布于鼻粘膜,肠胃粘膜以及皮肤下层结缔组织中的微血管周围和内脏器官的包膜中。
IgE结合到这两类细胞上后,特异性抗原(花粉等)与之结合,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出过敏介质。这些过敏介质可使机体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引起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及组织损伤,表现出过敏反应。
在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过敏介质起着直接的作用,过敏原是产生过敏病症的外因,而抗体(IgE)是致敏反应的内因。研究表明,我国花粉过敏患者逐年增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摄入大量鸡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导致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亢进,遇到花粉等抗原时,就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二是由于环境污染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人体接触到更多的抗原物质,致使变态反应性疾病频发。
如何度过一个“不敏感”的春天呢?对易飞絮的植物进行处理,目前各地的园林部门都有很多对付柳絮的妙招。个人注意尽早防范并对症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易过敏者少食刺激性、高蛋白食物,如羊肉、酒、野菜等等,多食用预防性食物,如大枣,大枣中富含环磷酸腺苷(cAMP),有研究表明,cAMP是一种具有较强抗过敏活性的天然物质。
避免接触过敏原,花粉过敏者应减少户外活动,尤其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春季郊游最好穿长袖,戴好眼镜、口罩、帽子,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家里可加装空气过滤机减少过敏原。通过将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制剂,按剂量从低到高刺激患者,从而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使机体再次接触时过敏症状消失或减轻。目前常用的有皮下注射免疫治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一般可维持3~5年。
通过做皮肤试验、抽血查花粉特异性 IgE 抗体明确诊断出过敏花粉,进行针对性治疗。常用药物一是口服抗组胺药,二是鼻内喷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喷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