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食物进化》的海报香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水果,但是在非洲的很多国家,香蕉却是他们的主要营养来源。然而,一种毁灭性的香蕉疾病曾经让把香蕉当饭吃的非洲国家陷入粮食安全危机。在《食物进化》纪录片中,记录下了乌干达一个普通家庭面对患病香蕉的不安,她们已经无法为家庭提供食物了。这个被称为“香蕉界的埃博拉”的疾病,是香蕉病害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性病害,发病迅速、蔓延快。
乌干达国家农业研究组织的研究总监Wilberforce Tushemereirwe曾经表示,“这种疾病四处肆虐,挨个消灭香蕉园,所以在一些地方会发现香蕉变成了一年生作物,这已经引发了粮食不安全。”
虽然,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研制出了一种抗病香蕉,但是农户却无法将其进行商业化种植,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转基因香蕉,很多反转基因人士表示,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环境有害。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究竟如何?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也给很多普通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疑虑。
斯科特·汉密尔顿·肯尼迪(Scott Hamilton Kennedy)曾经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为了向更多人传递关于转基因的事实,他拍摄了一部纪录片——《食物进化》(Food Evolution)。这部纪录片围绕着转基因食品这个在消费者中两极分化的话题展开,展现了转基因技术为美国夏威夷的木瓜种植园、乌干达的香蕉农场、美国艾奥瓦州的玉米地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所承受的非议。
为了让人们理性地讨论转基因,这部纪录片给予了两个对立阵营充分的话语权,“反转阵营”包括反转活动家Jeffrey Smith、印度九种基金会创办人Vendana Shiva、营养和公共卫生学者Marioin Nestle;“挺转阵营”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动物科学系教授Alison Van Eenennaam,美国科普工作者Bill Nye以及美国科普作家Mark Lynas等人。
斯科特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在很多城市举行的《食物进化》观影会上,斯科特会在观影前和观影后让大家举手示意是否支持转基因,部分中间人士会发生态度的变化,但是很多反转人士即使看了纪录片却并不会发生态度的转变。然而,当斯科特问道“你们认为乌干达遭受香蕉疾病的农户是否有权使用转基因技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包括那些坚定的反转人士。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看过这部影片或许就能够理解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们是基于怎样的方法和证据,反转人士又是基于怎样的直觉和感情。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斯科特发现反对转基因的人们或有意、或无意的在传递一种恐惧的情绪,同时在推广其它的有机或天然食物的理念与产品。而支持转基因的人们不断地用一项又一项的科学研究,证实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在观看了《食物进化》之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再次重申了他的观点:“对于人的消化系统来说,它不区别是不是转基因食品,所有蛋白质进入人体都一样进行消化吸收,至于它是什么基因,并不会影响人的基因,不必因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担忧。”陈君石说。
而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农业经济学会黄季焜教授看来,转基因产业化对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已经有数据证实,以1999-2001年间的调查调研为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每公顷能为农民增加收入1857元;1997-2003年,因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累计增加收入128.6亿元,并累计减少了农药施用量31.7万吨,农民施农药中毒概率从22%降低到4.5%。
他认为:“转基因具有综合优势,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减少进口、改善环境,还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也谈到了中国在转基因科学传播上的得失,他认为科学家未来需要与反对转基因的人进行对话和沟通,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同时,还要传达农民的心声,要发出农民的声音,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家,科学家和政府官员都应该为农民代言。
2018年4月19日,《食物进化》观影暨转基因科普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制片人斯科特·肯尼迪,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生物技术、经济研究、科学传播领域的专家分享了转基因科普和产业化方面的观点。本次活动由可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指导,食品营养与科学传播联盟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