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营养师曾发过一条微博,说一个孕妇怀孕初期每天补充25000IU的维生素A,她知道维A过量会使胎儿致畸后,可能会考虑不要这个孩子。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讲个直白的道理,维生素A过量可使成年人肝中毒,大人尚且受不了,胎儿不是更敏感吗?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缺少它会导致各种疾病。然而过犹不及,体内的维生素也并不是多多益善。在补充维生素时,该如何考量维生素过量的风险呢?人体需要从各类食物中获取维生素,以保障健康。
维生素的两大类别答案对于每一种维生素来说不尽相同。维生素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它们根据溶解性被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却容易与油脂类物质互相溶解。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它们主要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在维生素的吸收与清除的动态平衡中,更重要的是清除,也就是它们被排出体外的速度。后者才决定了这种维生素能够在体内积累多少。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那么容易储存。多余的部分被肾脏清除而通过尿液排出,不会在体内大量积累。相反,脂溶性维生素清除得比较缓慢。多余的部分能够储存在人体的脂肪组织和肝脏中,供以后利用。它们留在体内积少成多,达到了一定量以后就容易导致毒性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水溶性维生素也不是绝对安全。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也会引起恶心,腹泻甚至肾结石等毒副作用。如果服用维生素A过量,轻者将导致恶心、呕吐、头疼、眩晕和视觉模糊等症状,重者会危及生命。
美国国家医学院针对各种维生素设定了每日推荐量和每日可耐受摄入量的上限。对于9-13岁的青少年,维生素C的每日摄入推荐量是45毫克,上限是1200毫克,二者相差二十多倍;而维生素A的推荐量是600微克,上限是1700微克,相差不到3倍。因此,补充维生素A时更需要提防过量的问题。
维生素中毒大多是由于每天服用超量的维生素补充剂引起的,而饮食原因导致维生素过量的情况则比较少见。
维生素的存在形式也决定了是否容易过量。鱼、肉、蛋和动物肝脏等来源于动物的食物中存在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它们是具有维生素A活性的分子。而植物性食物胡萝卜中存在的类胡萝卜素,必须在小肠或肝脏中经过转化,才能具备维生素A的活性而被人体利用。因此,食用胡萝卜补充维生素A就比食用动物肝脏更加安全。同理,如果维生素药片中添加的是类胡萝卜素,过量的风险就低于直接添加视黄醇这样的活性分子。
由此可见,无论哪种维生素都不是补充得越多越好。通过丰富而均衡的膳食获取维生素可以避免维生素过量的风险,对我们的健康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