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动画电影《宝莲灯》火遍全国,它的故事改编自元明时期的戏剧,开头的情节大体是刘姓书生与三圣母结缘,临别时留下一块沉香给孩子起名。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沉香。
沉香实际上是一种含有芳香分泌物的木材,出产自瑞香科沉香属的多种植物,最主要的几种是我国岭南出产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东南亚的粗厚沉香A. crassna和今天的主角马来沉香A. malaccensis。马来沉香能成为主角并不是因为质量高产量大之类的现实理由,而是因为它有个曾用名A. agallocha,种加词来源就是梵语中的沉香agaru,所以最适合作为沉香原植物的代表。
马来沉香是一种常绿乔木,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低山林地或水边湿地,树皮光滑,宽披针形的叶片互生,尖端有雨林植物常见的滴水尖。淡黄绿色的花朵很小,不容易引人注意,蒴果下大上小,形状像水滴,成熟后开裂成两半,也不太起眼。反而是我国的土沉香,果实连着花萼,像个从正面看的小鸭子,还更萌一些。对了,以上描述的这所有结构,都完全不香。
实际上,沉香的“香”是一种防御武器,只有在树干或根受到物理伤害产生创口后再被微生物入侵时才会分泌,外观是黄褐色的油脂,内含白木香醛、愈创醇等芳香物,构成了带有药味的香气。这些芳香油脂主要存在于韧皮部中。沉香属植物的韧皮部挺特别,不像大多数木本植物一样分布在木质部外围,而是像岛一样散布在木质部中央,植物学上叫做内涵韧皮部,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和木射线方向垂直的一个个小横条。
沉香本身木质十分轻软,密度极低。只有含油量高到一定程度的木片才能沉入水中,含油量特别高的沉香梵语称作kālāguru,音译为“伽南”或“奇楠”。人们很久以前就把沉香用作香料和药材,《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了出售沉香的店铺。我国广东、海南一带是土沉香的自然产地,唐宋后还从海外输入了很多沉香。
古人不光用沉香,还把沉香根据结香部位和含油量区分出了许多档次,西晋时期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描述:“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其根为黄熟香,其干为栈香……”。我国古代从海外输入了沉香,同时也向中华文明的辐射地区输出了沉香的各种名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
在古代,香材是上流社会文化人玩的东西,我国唐代王公贵族间流行“斗香”的游戏,大家聚在一起携带自家的熏香,比试优劣。这种游戏也随着遣唐使传到了东瀛,《源氏物语》中就描写了“竞香会”。既然是文化人的玩物,那自然就得起一些好听的名字,正仓院那块全浅香,当时雅号“红尘”,而另一块黄熟香的别名就是著名的“兰奢待”。
和很多资源植物一样,受人类欢迎并没有给沉香带来好运,由于过度利用,它们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开头提到过的三种主要原植物中,土沉香和马来沉香被IUCN评估为易危,粗厚沉香则是极危。目前,在我国广东、海南等传统产地,天然的土沉香树其实已经所剩无几,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相对幸运的一点是,沉香可以人工种植,并且出产的香材从成分上完全可以取代天然制品。我国海南和广东都有不少种植沉香的苗圃,种植的沉香以土沉香为主,也有马来沉香等舶来物种。人们在长成的沉香树上刀劈、火烧或者是接种真菌,促使沉香分泌芳香油,再提取出来应用于各种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