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进步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在公共领域,女性在教育与职场与男性的差距逐渐缩小,出现了合一的趋势;然而在家庭领域,女性却仍然肩负着操持家务的重任。据统计,中国女性平均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长达18个小时——这一数字是男性的三倍之多。
虽然成年人的家务性别分工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对于“性别革命”为何停滞不前以及家庭中的性别不平等是如何生产与再生产出来等议题,大家对孩子的状况却始终“缄默不语”。事实上,孩子对于家务劳动的贡献并非无足轻重。数据显示,在中国,10到15岁的孩子平均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有4个小时。
成年人不平等的家务性别分工在儿童身上同样有所体现:每周,和同年龄段的男孩相比,10-15岁的女孩在家务劳动上要多花一个小时。
笔者于2015年发表于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研究发现,通过和父母以及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日常互动,孩子学会了如何“做”性别 (doing gender)。在双亲家庭中,性别不平等通过孩子模仿父母的家务性别分工行为而在代间相传。此外,城乡性别规范的差异,使得女孩和男孩模仿父母的方式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家庭结构,意指不同家庭成员的存在或缺席,也在型塑孩子的家务性别参与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双亲核心家庭占我国家庭结构的54%;到了2010年则降低到了33%。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同时留下了上千万的留守儿童。大约22%的中国儿童生活在父、母单方外出或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家庭里。
对于成年女性来说,社会职业的参与和与之带来的经济收入已成为实现独立平等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家庭事务而言,成年家庭成员的就业活动加剧了儿童所经历的性别不平等。基于家长制的家务替代模式,外出就业的母亲用于家务的时间大大减少,孩子变成了家务劳动的重要供给者;而赋闲在家的父亲则寄希望于通过少干家务来重塑自己的男性形象,再一次地将这一活动转嫁给了孩子,特别是家里的女孩。
为了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仅仅考虑到成年世界中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结构的变迁是远远不够的。探究性别不平等如何在家庭中再生,如何在代间传递,对打破性别不平等世代相传的循环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