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知道古代汉语的发音和我们是不是一样的?

作者: NativLang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18-04-07

本文探讨了古代汉语发音的研究历史,介绍了陈澧和高本汉等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发现,揭示了古代汉语发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怎么知道古代汉语的发音和我们是不是一样的?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了,比欧洲人研究他们的先祖的发音要早好几个世纪。实际上,研究汉语的中国学者也对古代汉语的发音感到非常困惑。19世纪40年代(清朝)的时候,又一个叫做陈澧(念理)的学者就在尝试还原古汉语,也就是古人写的书中文字的发音。陈澧想尝试解决的是一个数百年未解的谜题。

做这件事非常难,因为,一你没有录音,二你没有音标,三汉字没有字母表。那么陈澧是怎么做的呢?他从研究先人留下的语言学著作开始。1261年前的隋唐时期,又一个叫做陆法言的文人邀请8个小伙伴到家里开party。这些人喝高了以后就开始吵架,吵什么呢?北方人说南方人发音有问题,南方人说北方人发音有问题。激烈程度大概就和吵豆浆喝咸的还是喝甜的差不多。陆法言受不了了,然后就准备写一篇论文来为这场舌战画上句号。

这本书就是陈澧读的语言学经典——《切韵》。在这本5卷的《切韵》中,11000个汉字被分类为4个声调,然后再进一步细分。接着,《切韵》把每个汉字的发音用2个其他汉字来标注。比如东的发音就取德的声母,也就是D,然后再加上红的韵母,也就是ong,变成了dong。声调呢也做了标示,也就是第一声。这种注音法,就叫做反切。

对于需要日常查询各种汉字押韵的古代诗人来说,这本书还不够简洁直观,于是他们做了一张图表,就是成书于12世纪的《韵镜》。《韵镜》呢大概长成这样:比如这章《韵镜》就给出了包含ong这个韵母的汉字。图表的第一行是声母,下面对应着四行声调。小学老师告诉你,汉字就是四种声调是吗?实际上在《韵镜》中,每种声调下还有不同的念法,这就叫“等”。当然现在大家不知道这些“等”究竟应该怎么念。

在《韵镜》中,这些圈圈表示不存在的汉字。也就是说,某些声母和韵母搭配后并不对应任何汉字,比如第一声的bong,或者duang。好吧,就是靠这本12世纪的《韵镜》,后来的人能够知道古代中国人的发音。然后根据这本书,大家认为汉语有36个声母(现代汉语的声母只有21个)。问题解决了?并没有,因为陈澧的戏份才刚刚开始。

陈澧是个可怕的考据控,他通过对比《韵镜》和《切韵》,发现实际上声母有41个,比36个多5个。他还发现,《韵镜》和《切韵》实际上是汉语的2个不同阶段。换句话说,古汉语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的语言。这就是陈澧的《切韵考》的来源。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并没有,因为以上都是在讲哪些汉字的发音在理论是一样的,但是并没有给出它们的真实发音啊?

比如,就算我们知道“洞”和“动”的发音一样,但是我们怎么知道古人是怎么发的呢?此时,一个老外强势出现,他就是20世纪的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高本汉在中国各地四处乱转,调查当地的方言,然后把这些方言按照声母韵母进行了分类。

他发现,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比如广东)的第二声和北方的第二声不一样,比如“国”这个字在广东话里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辅音k(被称为塞音),发成“kwok”。那么,这些方言哪一种更加古老呢?高本汉开始翻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文献。因为这些国家在引入汉字时用的就是当时的中国人的发音,因此这些国家的记录更加符合历史原貌。这样一对比高本汉就发现,原来广东话的发音很古老。故事终于结束了?

并没有,实际上以上我们在研究的汉语并不能算古汉语,而应该叫“中古汉语”。因为还有更古老的汉语(上古汉语)等待着被研究。

UUID: 97336458-60b7-4c59-825e-8e3f1d1e11cd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7-2018/2018-04-07_我们怎么知道古代汉语的发音和我们是不是一样的?周末之选.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