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本科刚学植物学时,老师要求我们制作植物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带有花和果实这些繁殖器官的材料,因为大多数植物的茎、叶等营养组织的形态受环境影响会有很大变化,用来当做鉴定特征容易出问题。今天的主角构树就是一个典型。构树是一种高大乔木,树皮小枝和叶子上都有很多毛,叶片正面的毛比较稀疏,背面的则又软又密。叶片形态特别任性,从全缘到浅裂再到精致的深裂,都能在一棵树甚至是一根枝条上看到。
构树叶的形状受环境影响很大:一般是幼苗期裂得少、长大后裂得多,春天抽的叶裂得少、夏秋长出来的裂得多,阴暗环境中长的裂得少、日光强烈地方长的裂得多。如果光看叶片形态,很可能把构树认成几种不同的植物,古人在这一点上犯过不少错误。构树生长迅速、适应力强,在我国广泛分布。
先民们对构树十分熟悉,《诗经·鹤鸣》中就有“其下维榖[gǔ]”,注意这里是“榖”而不是“穀[gǔ]”,后者是五谷杂粮的“谷”,而前者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楮[chǔ]也”。桑科构属的四个种中,构树和楮由于习性相似,用途也差不多,最关键的是叶片形状都多变,古人往往搞不清它们是不是一种植物。《酉阳杂俎[zǔ]》中说“榖田久废,必生构,叶有瓣曰楮,无曰构”,这是认为楮和构树的区别就是叶片裂与不裂。
构树的雄花组成葇荑[róu tí]花序,暗绿色,也布满绒毛,显得很粗壮,和杨、柳等植物一样,脱落的时候是整个花序一起掉地上。雌花序的颜值则比雄花序高出一大截,由许多小花聚成一个圆球状的头状花序,每朵花有四枚很小的花被片,其中伸出一根粉红色长丝状的雌蕊,远看就像一个绿色圆球中伸出无数红线,如同绽放的焰火。构树的雄花序和果实都能吃。
雄花吃法跟杨树花差不多,不外乎剁了做馅或者裹着面蒸,果实没什么特别的香味,就是有点甜,可食部分少,太过柔嫩且难于保存,又容易被鸟和昆虫吃,一直没能成为主流水果。构树木质部纤维属于短纤维,韧皮部纤维属于长纤维,都可用来造纸,尤其以韧皮的长纤维品质最佳,是宣纸等高级纸的原材料,西双版纳传承了数百年的傣纸也是用构树做的。
构树的种加词papyrifera就是由papyrus(纸)和fera(野生的)合在一起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