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日0点15分24秒,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至。古人认为春分这天是春季的中分点。但今年,我所在的杭州入春时间比往年大致提早了半月。加之多有风雨滋扰,到了春分之日,早开的春花已是匆匆谢了。
春分是怎么来的?要追溯春分的由来,就要先了解“两至”。我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之日定为冬至,日影最短之日定为夏至。而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由于传统农业高度依赖气候,为了实际生产应用的方便,古人创立了节气。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将一个回归年按等时长平分二十四份,每份设置相应节气。后来,演变为以太阳在黄道上相应位置设定节气。而在如今的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点是黄道升交点0°。但实际上,春分点在天球上位置不是固定的(由于岁差、章动等现象)。当前,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精确时间以紫金山天文台每年颁发的《中国天文年历》为准。
在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是相等的,但不是完全相等。在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自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风和日丽、万紫千红的时节。据先秦史籍《逸周书·时训解》记载,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春分第一候:“玄鸟至”,玄鸟最早出自《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它的初始形象类似燕子。
在北方地区,家燕是人们最熟知和最常见的一种燕科鸟类。古人通过观察物候发现,燕子会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作为夏候鸟的它,每年春天由南方飞回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于是,古人认为燕子春分至,秋分归。春分第二、第三候:“雷乃发声”“始电”,则易于理解。春季多雨,下雨时天空打雷并发出闪电。以杭州为例,每年三四月是春雨期,在“春分”节气之后,雷电也会慢慢多起来。
由于定居在江南,难见“玄鸟至”。
不过,无论身处哪里,都拦不住我们进行物候观察。我在家窗外不远处的雨篷上,观察到一个乌鸫育雏的鸟巢。乌鸫是鸫科鸫属的鸟类,是我国长江流域,华南和西南各地常见的留鸟。它们全身黑色,常被误认为乌鸦。相比之下,乌鸫的体型小巧,喙部黄色,鸣声嘹亮,在春日尤善啭鸣,要我说,它可比乌鸦可爱许多。算上今年,这已是它们飞来育雏的第四年。
通过之前三年的观察,我已经知道:它们在每年初春飞来,先是衔来树枝修复鸟巢,随后产卵、孵卵、育雏。孵化加抚育幼鸟周期约1个月,待幼鸟出窝后,再进行第二轮育雏,繁殖周期约持续到夏天到来。这对勤劳的乌鸫夫妇在育雏期间,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外出觅食。时常会在清晨见到其中一只刚带回掘出的蚯蚓,另一只又飞出去为雏鸟们觅食。见到这情景,我忍不住想知道:鸟窝里有几张小嘴在等待哺育?
除了鸟类育雏,乍暖还寒的杭城还有别的精彩。在春光明媚和春雨迷蒙交替的惊蛰中,玉兰花已悄然绽放。木兰科玉兰属的植物是落叶乔木或灌木,树形优美,花大艳丽,馥郁芬芳。它们花色丰富:紫、深红、朱砂、桃红、粉红、淡黄、金黄、纯白等等,“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玉兰以一树玲珑芬馥之风华,赶赴春季的风物盛筵。花开时节最怕风雨兴焉,玉兰尤惧雨水滋扰。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赞玉兰为“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称其花开为“绝盛之事”;唯憾“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如今春分时节,杭州地区盛开的玉兰已被连日的阴雨浸成了原浆纸,落了一地狼藉。紫玉兰花期稍晚也稍耐雨,相比之下,没有玉兰那么狼狈。我从园林养护工人锯下的玉兰枝条上取了几朵盛放的花,做了天妇罗,煎炸过的白玉兰芳香怡人,松脆可口,算是没被风雨糟蹋。
当下江南的玉兰已接近尾声,北方玉兰估计正当时。不妨趁着闲暇踏青,一览玉兰中盛放的春光吧。在古代,春分除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还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的礼制,而民间则有踏青的习俗。“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在词中记录下春分踏青所见物候:青梅如豆,新柳如眉;白昼渐长,蝴蝶纷飞。踏青,即春日郊游,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喜爱。
春分前数日,我曾去龙井村踏青,见到西湖龙井的明前茶已开始采摘。在杭州,春分日还曾有以梨花酿酒的旧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春望》一诗中写道:“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此酒即“梨花春”。如今,已鲜有人有闲情逸致酿制此酒。
除了踏青,民间还盛行春分竖蛋的游戏。传闻在春分这天,昼夜等长,地球地轴与黄道面受力相对平衡状态,鸡蛋容易竖起来。当然,这只是个传说,竖蛋的诀窍在于手稳心静,春分竖蛋并不会容易成功。不过作为传统习俗玩玩还是不错的,不妨在春分踏青,归来选只新蛋,试着玩一下这个古老的竖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