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1942.01.08-2018.03.14),英国物理学家。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国剑桥逝世,享年76岁。霍金在宇宙学和黑洞研究中做出过重要贡献,他提出的以他名字命名的霍金辐射以及他和罗杰·彭罗斯共同提出的奇点定理都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霍金逝世引发的关注显然大大超出了科学的范畴。受到公众如此瞩目,霍金堪称科学界第一人,而且是独一无二的。
单就关注度而言,与霍金相比,“第二人”一定是黯然失色的。
黑洞无疑是霍金的身份标签之一。霍金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研究领域是黑洞,这是当代科学中最能引起公众兴趣的话题之一。人类对未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对像黑洞这样遥远而神秘的事物更是格外着迷。大部分公众对黑洞其实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关注黑洞。因此,研究黑洞使得霍金更容易受到公众的关注。
疾病是霍金的另一个显著特征。21岁时,他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症,医生诊断他只能再活2年。但是,他却再活了55年,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奇迹。43岁时,他因肺炎做手术,说话的能力又被彻底剥夺,此后他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做演讲和问答。霍金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不能否认,而且就连霍金自己也不否认,他的疾病使他区别于其他科学家。
剑桥是霍金的学术根基。霍金出生于牛津,逝世于剑桥;他在牛津大学获得荣誉学位,随后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一直在剑桥从事研究工作。1979年至2009年,霍金曾经在剑桥大学担任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这个教职创立于1663年,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职。历史上,牛顿和狄拉克都曾经担任过这一职位。
霍金成为今日的霍金,现代大众媒体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霍金曾在《生活大爆炸》和《星际迷航》中扮演自己。2016年4月,霍金开通新浪微博账号后,迅速获得数百万粉丝的关注。媒体报道扩大了霍金的影响力,但媒体的报道并不总是客观、准确的,有些生造了他不曾发表过的言论,有些曲解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霍金已逝,身上的符号也随之消散,他不再是黑洞的探寻者,不再是轮椅上的囚徒,也不再是剑桥精神的传承者。但霍金永在,受他激励的人仍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他身上闪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芒不会熄灭。只要有人记得他的辐射方程,他就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