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博物馆欣赏三叶虫、鹦鹉嘴龙、猛犸象的化石时,有没有想过,让自己在死后也变成一具化石,经过数百万年的等待重新被后人发掘、进入博物馆供人参观?每一枚化石本身都是一个奇迹。按照科学家的估计,在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动物物种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留下化石。Bill Bryson在《万物简史》中写到,10亿个生物体中,可能只有一只最终能变成化石。
按照这一估计,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70亿人中,最终能够转变为化石的只有不到10位幸运儿。怎样才能增加自己化作化石的几率呢?下面这些要点可能会帮到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化石,那我们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让遗骨留存几百年:如果不是身世显赫,这时的你既进不了自然博物馆,也将无缘人文博物馆;我们的目标也不仅是保存数万年,这时我们的遗骨可能处于“亚化石”状态,因为这些骨骼的主要成分还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来自原本的生物体。例如南美洲的大地懒、欧洲的穴熊、澳大利亚的袋狮,这些从洞穴中发现的已灭绝物种,都是有着数万年历史的亚化石。
要想成为真正的化石,意味着我们的骨骼需要经历漫长的地质作用、发生关键的矿物反应,直至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后的地球主人发现我们。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变成化石这件事也不例外。如果你不幸陈尸荒野,你的遗体很可能被食腐动物啃个精光,随后裸露的骨骼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被风化,与周围的土壤融为一体。因此,转变为化石的第一步就是遗体被快速掩埋,以避免风化作用的侵蚀。
在江河湖海这些水相环境中,水体隔绝了地表的空气,避免遗体被风化;源源不断的泥沙在水底沉积,为遗体的掩埋提供了材料。因此,很多科学家认为,水体为化石的形成提供了完美的条件。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水生动物形成化石的几率远大于陆生动物。当然,在不同的水体中,形成化石的难度也存在差异。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水底沉积物堆积的速率——沉积速率越快,遗体就能被更快地掩埋,减少被分解者分解、或是被掘穴动物移动的风险。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埋藏学家Caitlin Syme看来,源自高山的河流是最好的埋藏场所,它们侵蚀着沿途的河道、裹挟着大量泥沙,为埋藏遗体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另一个选择则是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对于我们这些陆生动物来说,如果无缘水相埋藏环境,一场时机恰当的自然灾害也可能起到快速埋藏的效果。
例如,在我们死亡时,随之而来的泥石流或者火山喷发,可以让我们的躯体瞬间被泥土、火山灰掩盖,几十厘米甚至数米厚的沉积物杜绝了食腐动物和风化作用对遗体的破坏。我们今天能看到如此繁多的恐龙化石,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谢此类偶然事件。这时你可能会发现,对于使用土葬的地区,快速掩埋根本不成问题:去世后不久,自然有人帮你将遗体埋到地下2米的深处,四周的棺木似乎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
但是,接下来你会看到,棺材能保证你在成百上千年后被掘墓人发现,但却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化石的形成。随着上方沉积物的堆积,浅层活跃的生命活动将离你而去。如果你的骨骼仍然保存完好,那么恭喜,转化成化石的第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将是一个漫长但至关重要的转换。当地下水顺着沉积物中的孔隙找到深埋于地下的骨骼时,水中的矿物会渗透至骨骼内,以更坚固的方解石替换骨骼中原有的物质。
因此,当这个被称作“石化作用”的反应完成时,骨骼的外形没有变化,但这些骨骼的成分彻底改变了。这时,化石才算得上真正形成。如果周围有含铜、铁等元素的矿物,它们可能让你的化石拥有好看的颜色。而上文提到的棺材,正是由于其出色的密封性能,阻碍了地下水进入棺材内、与遗骨接触。
不过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古生物学家Mike Archer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化石形成的棺材:这种棺材由混凝土构成,棺材四周扎上数百个直径5毫米的小孔,以便地下水流入;棺材内放入遗体后,用泥沙填满,然后深埋于地下。上述石化过程可能要花去数十万年的时间。在那以后,恭喜你,你终于变成一具化石了,但这并不足以将你送入百万年后的博物馆。漫长的地质过程,可能让此前的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在某处地壳隆起形成高山的同时,则是另一块地壳俯冲到它的身下。如果化石不幸出现在那块向深处俯冲的地壳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周围的温度、压力也不断增加。最终,你变成的化石将在高温下熔化。因此,埋藏的地理位置,也是你需要考虑的因素。远离那些“即将”向地下俯冲的板块边界,例如现在的伊朗。
而要让你的化石最终被后人发现,即使化石保存足够完好、即使你处在稳定的板块中心,数百万年的沉积岩堆积在化石上方,化石还是无法重见天日。因此,你需要找到一块正在抬升的盆地:盆地低洼的地势有利于沉积物的堆积;而在数百万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这里不断隆起,风化作用将化石上方的沉积岩逐渐剥蚀,最终,化石重新露出地面,等待那个发现它的有缘者。
Syme给出的选择是地中海,随着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这片海域将被抬升,直至成为一片陆地。如果你觉得这种典型的化石形成过程太过艰辛,这里还有一些捷径可走。一个选择是成为一枚琥珀。滴落在松脂在结束某些小动物生命的同时,也为我们完好地保存了大量节肢动物、鸟类,甚至是长毛的恐龙尾巴。
如果你能够被一滴足够大的松脂包裹住,那么你将可能在这场化石形成战中获胜——无论是形成化石的可能性,还是被发现时身体的完整程度。一个与之类似,但在自然条件下更为可行的选择是沥青坑。在洛杉矶的La Brea,就有一处有名的沥青坑化石堆,数万年来,大量动物在痛苦中不断被沥青吞噬。沉陷在沥青中遗体将得到很好的保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关节将会脱落,骨骼也很可能与其他动物混在一起。
严寒与干旱,也能将你的遗体保留较长的时间:当遗体被遗留在冰封的雪山上,有可能像冰人奥兹那样,在数千年后被完整地发掘出来;而在干燥的洞穴中,则有可能形成天然的木乃伊。不过,无论是高山上的冰雪,还是干燥的洞穴,在地质过程中,都难以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最后一种超脱于地球的方法,是将你的遗体发射至太空。在真空环境中,遗体可以永远不被降解。
这时,你需要担心的不再是地球地质活动的时间长度,而是恒星生长、灭亡的时间。不过,有一个问题——虽然保存得足够完美,但是谁又能找到你去近距离欣赏呢?尽管部分读者可能对成为化石充满期待,我们的最终归宿大概率还是变成一撮无机质粉末。但看到化石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当我们再次在博物馆中与它们碰面时,会不会多了一分敬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