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1日,Nature旗下唯一的食品刊物Science of Food刊登了崔凯博士的社论文章《纵论中国粮食安全》。中国基本上解决了14亿人吃饭的问题,未来必须考虑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1994年Brown博士的同名书籍引发全世界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时至今日,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言,这依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大事。粮食生产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仓储和消费需求等诸多要素。
1981年,伴随着土地承包制的推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中国粮食总产量从1982年的3.54亿吨增长到2017的6.18亿吨,超过了同期人口34%的增速。今天,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放眼未来,提高粮食产量必须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资源投入。中国正在积极着手土壤改良、降低耗水量和控制化肥施用量。正在加速推进的土地流转体系将孕育大型现代农场,规模种植效应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中国的三大主粮中,小麦、水稻和玉米的自给率约为95%。与之相对应,大豆和牛奶、白糖等农产品则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30万吨飙升到2017年的9500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的2/3。
1980年,中国政府施行了严格的“一孩政策”,当时基于1.8的生育率预测中国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16亿。现在看来这一预测存在很大误差,事实上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不足1.4。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会对粮食生产和消费带来影响。2017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8%,并会在2025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65%和80%。未来从事粮食生产的会是谁?伴随着人口数量趋于稳定和老龄化趋势,未来需要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职业农民来完成食物的生产、加工、包装和储运。
综上所述,中国的食品和农业生产系统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迁,这种变迁还将持续几十年。
近年来,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国家粮库“粮满为患”和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由于供给过剩,2017年的玉米价格相对于2015年已经下降了约3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计划从2016年到2020年在北方“镰刀弯”地区减少50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这大约相当于中国3%的耕地面积。这些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