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来大地报春意

作者: 刘汉杰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8-02-22

本文详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狗的多重角色和象征意义,包括其作为图腾、辟邪物、忠实伙伴、艺术形象以及在语言中的贬损用法。文章揭示了狗在中国文化中的矛盾地位,既被尊崇为灵物和忠义象征,又被赋予低贱的贬义,反映了多元民族文化传统和古人对狗性的文化解读。

生肖轮回,鸡去狗来。旧时,狗年一到,老人们总会说上一句“狗来富”,寓意着狗年里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考古发现证实,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狗就已经被华夏先民驯化了。

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延续中,狗成为传统的“六畜”之一,融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它曾是古代民族的图腾崇拜之物,人们也用它来辟邪禳灾;它曾是狩猎民族的忠实助手,人们也用它来看家护院;它曾是古人祭祀的重要牺牲,人们也用它来制作美食……崇狗之灵进入华夏先民视野中的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更像是一只文化灵物:神话传说中有它,巫术仪式上有它,民俗生活中也有它。

古代异书《山海经》中讲,山中有异兽,一种叫天犬,浑身赤色,它降临的地方会发生战争;另一种叫天狗,头为白色,它会发出“喵喵”的叫声,养它可以驱避邪气。先民的“天犬”“天狗”之说,被晋人郭璞演绎成了“天狗星”。天狗星又称犬星,是传说中的灾星。古人说它是天犬的鼻子,也说它是天犬的眼睛,看见它凶多吉少,会有血光之灾。

有关天狗的来历,民间叙事中有多种版本,一说它是目连(也名目犍连,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母亲变的。目连的母亲性恶,死后被玉帝打入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目连是孝子,他日夜修佛,终于修成正果。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助其母逃出地狱。其母去找玉帝理论,没有找到玉帝,就想把太阳和月亮吃了,让世间永远变成暗夜。她追到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一口吞下去。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天狗吃月亮”“天狗吃太阳”。

传说天狗最怕锣鼓、爆竹声,旧时,每逢天狗吃月亮、吃太阳的时候,城乡百姓便击鼓鸣锣、燃放爆竹以驱赶天狗。在民间传说中,天狗又是小儿投胎和成长过程中的凶煞,因此有所谓“张仙射天狗”的信仰。旧时过年,人们会求得一幅“张仙射天狗”的年画,画中右上角有一只作奔跑状的狗,下面的张仙左手张弓、右手执弹,仰面作直射状,其身旁有三个小儿欢呼雀跃,两侧有“弹打恶天狗,保佑小男儿”的联语。

“弹”“诞”音同,有送子、护子的寓意。人们把年画贴在厨房烟囱的左边,相信有了张仙的驻守,天狗就不敢进屋侵害孩子。狗还曾是一些民族的图腾信仰之物。图腾一词出自印第安语totem,意为“他的亲族”。原始民族相信本氏族起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类,认为这种物类是其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因而对其加以特殊的爱护,并举行各种崇拜活动。这一文化现象被称为图腾崇拜。

犬戎是使西周灭亡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到唐代都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劲敌。除了犬戎,中国历史上还有另一个民族——狄。按许慎《说文》解释:“狄,赤狄,本犬种。”这除了有对少数民族蔑视的意味外,应该还有图腾崇拜的因素。被一些民族奉为始祖神的盘瓠,一说其原型也是狗。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盘瓠是高辛氏(帝喾)豢养的一只狗,它长有五彩的毛发。

高辛氏与犬戎交战不能取胜,悬赏谁能斩下犬戎吴将军的首级,就赏以黄金和封邑,并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叼着犬戎吴将军的脑袋前来领赏,高辛氏按承诺把女儿嫁给了它。盘瓠背着高辛氏的女儿跑到南山石洞里,3年后,二者有了12个孩子,6男6女。盘瓠死后,其子女互相婚配,后代称为“蛮夷”。视盘瓠为祖先的神话在我国苗族、瑶族、黎族、畲族等民族中都有流传。

在一些民族的传说中,狗还是人类的救星,是它从天上取来谷种养育了人类。因此,每当农作物收获的时候,哈尼族、景颇族、布依族、傈僳族等民族都有“尝新节”“新米节”,节日里蒸出来的第一锅米饭要先喂狗,感恩狗为人类带来了谷种。狗也是古代巫术仪式上的重要物什。汉代就有以狗血涂城门辟邪的方法:“杀白犬以血题门户。

”晋代葛洪在《肘后方》中更开出了“狗血御鬼”的药方:染上伤寒病六七日后,常“热极发狂,见鬼欲走”,这时可从白狗“背破取血,乘热摊胸上,冷乃去之”。狗血不只辟邪,也能祈福。广东的瑶族有一种“架桥”祈福的仪式,地点设在十字路口或大树底下。仪式中,要先杀4只狗,以狗血淋纸钱上,再盛一碗狗血,然后在旁边架起炉灶煮狗肉。巫师开始念诵“架桥”经,一番祷告之后,众人即分食狗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术家以犬为地厌,能禳辟一切邪魅妖术。”犬是“六畜”中最早被人类驯化而又最具攻击性的动物,家犬能守卫门户,猎犬能助杀猛兽,这些都应该是狗能辟邪信仰起源的直接原因。因为信奉狗的灵异,民间的一些习俗也与狗有关。民间有“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之说,民众以正月初二日为犬日。这一天,人们观天气阴晴预测当年养狗兴旺与否,晴主旺,阴主灾。

台湾等地又以正月初三为赤狗日,认为这一天不吉利,人们足不出户,以免遇上凶煞。在青海东部的农业区,正月初一又有狗占的习俗:将煮熟的洋芋等食物端给狗吃,占验一年里作物的收成,用以确定作物的种植面积。狗若先吃油饼、油菜,会认为小麦、油菜收成好;狗后吃青稞面饼,认为大麦、青稞也有好的收成。

“狗神”也是东北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保护神之一,它以木头制作而成,长约19厘米,平时人们把它装在皮口袋里,出猎时随身携带,祭祀时则陈列供奉。古人又视狗为义犬,狗的忠义首先表现在对主人的忠诚上。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他被贬至乌鲁木齐时,曾养了多只狗。当他得赦东归时,有一只名“四儿”的黑狗恋恋不舍,挥之不去,追随纪氏返回京师。旅途中,“四儿”守护行李甚严,除主人之外,仆人都不能随便靠近。

在经过七达坂(意为山岭)时,山高路险,纪氏随行的四辆车中,两辆留宿在岭北,两辆留宿在岭南。“四儿”独卧岭巅,前后护卫。为此纪氏曾赋诗称颂,其一曰:“归路无烦汝寄书,风餐露宿且随予。夜深奴子酣眠后,为守东行数辆车。”回京一年后,“四儿”中毒而亡。纪氏怀疑是因其守夜甚严,被家仆设计杀死了。传统武强木版年画也有一幅“义犬救主”的主题,取自陶渊明撰《搜神后记·杨生狗》。

画中有一只小狗自水边奔向醉卧的杨升(年画中易“杨生”为“杨升”),并有“杨升醉卧在松阴,牧童烧荒火近身。黄犬湿草救主意,传流万代古至今”的题字。满族的一则传说也有大致相同的情节:老罕王努尔哈赤被明军追杀,追兵迫近,努尔哈赤躲进芦苇丛中,明兵放火想烧死他,火势迅速蔓延。黄狗用身子蘸水打湿他身边的芦苇,救了老罕王,它自己却累死了。老罕王打下天下后,为感激黄狗的义举,定下了后人不食狗肉的规矩。

狗之所以对主人忠诚,是因为人们相信狗通人性。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曾说:“亡猎犬于山林,大呼犬名,其犬鸣号而应其主。人犬异类,闻呼而应者,识其主也。”对于狗的忠诚,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有感慨:“余谓犬之为物,不烦驱策而警夜不失职,宁忍寒饿而恋主不他往,天下为僮仆者,实万万不能及。其足使人愧,正不在能语不能语耳。”

《狗耕田》是一则汉族传统民间故事。故事讲述哥俩分家,哥哥分得多,弟弟只分得一只狗和少量薄田。弟弟用狗拉犁耕田,意外得利。哥哥也学着弟弟用狗耕田,但是适得其反,后来一气之下把狗打死了。在此后兄弟二人的较量中,每次都是弟弟得利,哥哥失利。用狗耕田当然有文学想象的成分,但狗在传统生活中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看家护院、交通运输、传递信息、捕获猎物、祭祀殉葬、衣食之用等。

正因为狗与人类有着如此亲密的关系,狗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古人的艺术创作中了。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曾有陶狗出土,内蒙古阴山岩画《猎人行猎图》中也有狗的形象。以艺术的手法呈现狗的形象,源于古人对狗有着细致的观察。河南安阳曾出土一尊北齐哺乳陶狗。母狗眯着眼,头部伏地,身呈右侧卧,作哺乳状,腹下有三只幼犬作吃奶状。在后世民间,狗也一直是民间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内容。

“泥泥狗”是河南淮阳人祖庙会上泥玩具的总称,有“天下第一狗”之誉。淮阳古称陈州,是传说中的伏羲氏建都之地,伏羲陵就坐落在淮阳城北,当地人称“人祖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举办人祖庙会,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拜祭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传说女娲抟黄土造人时,把造人剩下的泥土捏成了小狗、小鸡洒向人间,就有了淮阳“泥泥狗”。

“泥泥狗”虽然名为狗,其造型又不限于狗,除狗之外,还有九头鸟、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草帽虎、怪狮等200余种造型。当地民众认为,“泥泥狗”是为伏羲、女娲守陵的神狗,用它赠送亲友可以消灾祛病,十分灵验。

石狗是广东雷州半岛特有的石刻艺术,以玄武岩雕刻而成,其造型古朴、姿态各异,或站或伏,或仰视或凝望,或抽象或具象,数量众多。当地人把石狗安置在村前、门口、山坡、水口、墓地等地,烧香膜拜,认为能驱邪压煞、保境安民。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语“犬子”一词源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他“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此后,“犬子”一词成为对别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辞。

其实,汉代人以“狗”“犬”为名者并不鲜见。如西汉桃阳侯叫刘狗,戚夫人新生儿叫犬儿,东汉梁冀有子叫胡狗,等等。此俗后代仍有存续,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小名叫溪狗;清代书画家郑燮的一枚印章上就有“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以示对明代画家徐渭(号青藤)的尊崇。而在后世民间,民众也有为男孩子取狗名的习俗,认为男孩子取贱名好养活。汉语中以狗称谓的事物不少,但却以低贱的事物居多。

如称传统中医外用的膏药为狗皮膏药,称给别人出谋划策的人为狗头军师,称邪恶势力的帮凶为狗腿子,称主人身边的亲近人为狗儿,称矮小的屋门为狗门,称简陋的居所为狗窝,称传统的游泳式样为狗刨,称里外不一的事物为挂羊头卖狗肉,等等。

指代狗的事物以低贱为主,涉及狗的一些词语也以贬词、恶语居多:成语如“狗尾续貂”“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俗语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好狗不挡道”“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等;更有甚者,狗也经常出现在骂人的脏话中。在汉语中,“狗”字与“犬”字虽然可以互用,但在词义的褒贬色彩上又有所不同。

相比较而言,“狗”字多贬义,“犬”字多褒义,如“金鸡报晓,神犬驱邪”“鸡鸣幸福年,犬守太平世”“梅开如意春,犬守良宵夜”,等等。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出现在中国人生活中的狗其实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人们崇其灵,信其忠,用其能,仿其形,把狗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另一面,却又视狗为低贱之物,在语言中极尽贬狗、损狗之能事。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也与古人依托狗性的文化涂鸦相联。

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狗文化。

UUID: 3e6b6acf-dc33-44c0-b454-5c2ab088c5d2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2-22_犬来大地报春意.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11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