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古装电影《夜宴》中,章子怡扮演的婉后,心狠手辣,气场逼人,一席深沉的红色华服贯穿全片。影片结尾,孤家寡人却登顶人生巅峰的婉后,抚摸着茜素红绸缎,喃喃自语:“知道朕为什么喜欢‘茜素红’吗?因为它红得像熊熊燃烧的欲望。对,欲望,多少人的生命被它毁灭,只有朕,因它的燃烧而更加辉煌。”说罢,一支匕首飞来,刺穿了她的心脏,婉后的欲望,也就此熄灭。茜素红是1869年首次合成的橘红色染料。
婉后最爱的这一抹象征欲望的茜素红,实际来自一种很不起眼的植物,那就是茜草。茜草科茜草属的草本植物,在中国各地广布,是一种利用历史相当悠久的染料植物。茜草的小枝四棱中空;四片披针形的叶子在节上轮生,还有着夸张的长叶柄,就像是伸出的一把把长矛;而且茎和叶都密生着倒刺,摸着手感相当粗糙,还有可能让你手指挂彩。茜草的茜,大家可能会念成“茜茜公主”的“xī”,实际应该是念成“qiàn”。
《红楼梦》里面,宝玉身边本有个叫“茜雪”的丫头,在第八回时候,因为把枫露茶给了宝玉的乳母吃,惹得宝玉大怒,后被府上撵走。茜草还有很多名字,《诗经》称它为茹藘,“茹”为互相拉扯牵引,“藘”为覆盖;又有茅蒐、蒨草、牛蔓、西天王草等说法。古人迷信,认为这种茜素红是人血所化,所以茜草又有了一个叫“地血”的可怕外号。
单看茜草,你很难把这种杂草一般的植物和华贵的茜素红联想在一起,而且,让衣物大放光彩的不是它们的枝叶或果实,而是深埋在地下的根。正是用这种黄褐色的根提取出来的茜素红,在合成染料还没问世、连天然染料也匮乏的古代,赋予了衣物鲜艳生动的红色。我国把茜草当成染料植物进行栽培利用的历史相当悠久,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有一篇叫《货殖列传》,对当时土豪们发家致富的心路历程做了深刻的总结。
里面提到“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里的“茜”指的就是“茜草”,而“卮[zhī]”指的是茜草科的另外一种植物,栀子。《汉官仪》也有记载:“染园出卮茜,供染御服”,可见当时茜草和栀子都是重要的染料,如果能种上千亩的栀子茜草,千畦葱姜韭菜,那么在当时果断就是大户人家了。茜草染成的衣物并非达官贵族的专属。
《诗经·郑风·出气东门》曰:“出其闉[yīn]阇[dū],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这是一首描述劳动人民追求忠贞爱情的诗歌。前面说过,“茹藘”本是茜草,这里指代红色的佩巾,整首说的是:纵使东门外美女如云,我只想要那位衣着朴素,佩戴红巾的女子,那才是我的心上人。《诗经》里还有另外一首关于茜草的诗歌:“东门之墠[shàn],茹藘在阪。其室则迩[ěr],其人甚远。
” 大概意思是东门有块平地,茜草蔓生在坡上,你家虽然很近,但我却感觉你远在天边。在胭脂虫红还没被介绍到欧洲的年代,茜素红染成的织物,一直备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喜爱。欧洲用的茜草和中国用的茜草不同,是另一个物种,学名为Rubia tinctorum,正式中文名叫“染色茜草”,常用“欧洲茜草”或者“西洋茜”来称呼。它们分布也很广泛,从中亚到南欧都能发现,我国则常见于新疆地区。
从欧洲茜草根部提取出来的茜素红,之前被作为食品添加色素使用,但研究发现其有致癌风险,已被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禁止。目前商用的茜素红,多半用来给织物染色,还有制作成“深茜红”绘画颜料。1869年,德国化学家卡尔·格雷贝和卡尔·里伯曼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了蒽,之后氧化成蒽醌,然后碱熔成茜素红;就这样,茜素红成为第一个被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它的问世,给传统的植物染料带来了巨大冲击。
能规模生产且价格便宜的合成茜素红,一下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使得天然茜素红的需求一落千丈。当时法国大片大片的欧洲茜草田只能改种其他作物。而今,茜素红仍然被当作一种染料在织物上应用,但在其他人工染料的夹击下,它的“盛世”已经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