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不饶人的亲戚、尖叫的熊孩子、呵呵呵的强颜欢笑以及一不小心就开撕的夸张剧情——这情节眼熟吗?这里有4个理论,告诉我们为什么家人能把我们搞疯。
微小的差异,让双方相互讨厌。弗洛伊德发现住得近且种族上相似的人,经常是打得最凶狠的几对:“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北日耳曼人与南日耳曼人、英格兰人与苏格兰人”。对弗洛伊德来说,这可以解释为“细微差别产生的自恋”。换句话说:“在那些本来其实很相似的人群之中,正是那些微小的差异构成了彼此间敌意的基础。”这也许是因为,比起相似性,我们更倾向于记住和看重我们与他人间的不同点。
这个观点也可以用在家人间。
比如,你和你的母亲在外表和行为上都很像,但是只要她在一些社会问题上发表了与你不同的意见,矛盾就很容易激化,而且你们谁也不会妥协。达拉斯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心理学高级讲师克里斯·罗根(Chris Logan)解释说,如果我们和其他家庭成员有很多特质上的重合,又对独特性有强烈追求,我们将会专注于让我们彼此变得不同。
当我们围着一桌而坐,吃着一样的食物、庆祝同一个事件、穿着同样糟糕的毛衣,试图向父母证明自己人生决定的合理性,我们会自然地把精力放在让自己和别人区别开的东西上。
反复出现的鸡毛蒜皮。话说回来,让你感到烦的可能不是某个亲戚的世界观,而是一个特别的习惯——第一次无伤大雅,但是以后会让你盼着快点把饭吃完的那种。比如,为什么大伯总是强调“当年我抱你的时候,你把童子尿尿了我一身”呢?
乔·帕尔卡(Joe Palca)将这种趋势描述为“社交过敏原”:“小事情一开始引不起我们的反应,但是重复出现会导致我们情绪爆炸。”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告诉帕尔卡,这些重复的小事可以包括从不修边幅的习惯(比如掰指节)到不考虑别人的行为(比如与人交谈时看手机)。
但是,似乎最可能在假期内冒头的过敏原是“侵入行为”,比如二姨不停地提醒你她认识好几个单身医生老乡。
你一个人说吧,我不理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战争部一名陆军上校描述某些部队有着“一种神经质式的反应……表现为无助或反应不足,消极被动,蓄意推延,或是攻击性爆发。”换言之,这就是节假日早餐桌上的场景。被动攻击是藏在小口角背后常见的罪魁祸首,但它一般作为一种适应性行为而产生。
有些社会规则让人觉得无理(比如不得不去做什么菜的,或者被迫去听长辈的育儿经),那人们可以消极被动地回应,避免打破这些社会规则。
“一些人做出被动攻击的行为,实际上是因为极度担心犯错。被动攻击是他们成功的策略,”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的负责人托里·希金斯博士(Dr. E. Tory Higgins)说。但是当一个人试图取悦所有人时,避免冲突的努力会在压抑的愤怒中转化为抨击和大吼大叫。
希金斯说,“一旦他们谨小慎微的本能被(他们认为不合理的)要求所压垮”,被动攻击者会变得十分执拗。《时代周刊》给出了对付被动攻击者的建议:“不要攻击这个人,攻击会让他们更坚信你是个吆五喝六的权威。当在一场讨论中遭遇被动攻击者的阻碍,想想可能是什么造成这个人压抑的愤怒的。”
和兄弟姐妹争执。一项研究随机选择了65个高一学生的家庭。这些青少年与兄弟姐妹间的矛盾,和与他们父母间的矛盾一样多。
同性别的兄弟/姐妹间更可能爆发矛盾。研究作者认为这些争吵来自于“封闭的居住环境,有限资源的竞争,以及个人的怪癖。”最常见的解决争端的方法就是让步:停止争斗,避而不谈。其他研究发现成年的兄弟姐妹间也经历着冲突和较劲,即使他们已经分开居住或已经搬离父母。这种硝烟味在年龄相近的同性手足间最为明显。对兄弟姐妹过去做错的事耿耿于怀,让成年的我们更加可能在餐桌上挑起矛盾。
火上浇油的因素包括:饮酒、吃高糖食物、睡眠不足、缺少锻炼等等。节日疲劳让每个人都不在最佳状态,所以一段关系可能退回旧有的模式。位于丹佛的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贝森·比雷尔(Bethann Bierer)这样解释。另外,即使你们长得就像同个豆荚里剥出的两颗豆子,你和你的兄弟姐妹都可能性格差异很大。
作为一种应对机制,菲德尔建议,与其因为亲戚和我们不同而感到惊讶,不如试着去感叹我们因此才有机会见证的充满生机的基因多样性。
罗根告诉我,我们去庆祝节日时的心态,可以决定我们与人相处的质量。“几周以前,我开车经过我2岁到22岁时住过的房子。仅是附近的环境就把我拉回生命中的另一段记忆……如果我们想着过去的问题走进大门,我们可能又开始争吵。如果我们怀想着那些好的时光,我们可能会创造出一个自我实现预言,里面包括快乐的回忆与紧密的连接。”
PS,发怒受文化影响,包括我们对他人的期待、内心偏好,甚至与我们说的语言有关。在《恼人》一书,中帕尔卡阐释了在几种文化中——不管是什么原因——烦人的概念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