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提供的信息,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在各个层面都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距,而女性在这些领域的代表性不足。联合国秘书长Antonio Guterres表示,无论男女,均有潜力在学校和工作中追求实现科学和数学的抱负,但是,系统性歧视意味着女性在全球的研发工作中所占比例不到30%。
“我们需要鼓励支持妇女与女童充分发挥她们作为科研人员和创新者的潜力。”Antonio Guterres说。2018年2月11日,是第三个“妇女与女童参与科学国际日”,《知识分子》和一些女性科学家聊了聊,倾听她们的经历和声音。
付巧妹,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表示:“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是要自信,而不是怀疑自己,认为女性就是不如男性。”她认为,面对工作、面对科研的时候,男女科研人员都是全力以赴的,工作表现与性别无关。她建议希望从事科学的女性,找到支持自己的人,远离那些令人沮丧的言论。
刘佳,普林斯顿大学天文物理系博士后,提到在开科研大会时,女性提问往往得不到重视。她认为,女性在科研中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声音,同时也希望在科研领域能有更多的性别平衡。
朱小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PI,强调“科学不分男女”,认为女性科学家已经不是少数群体,兴趣和执着是必要条件。
张丽,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博士生,指出中国科研管理体制不能满足女性的生活需求,建议女性在投入科研前要全面了解科研过程,理智分析科研工作与自身生活需求的关系。
王云珂,牛津大学动物学系博士生,提到在学术界女性晋升的劣势,认为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仍有影响,期待人造子宫的发展。
刘赪阳,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博士生,鼓励女性从事科学,认为女性更有耐心和细致,适合科研工作。
冯鸽,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硕士研究生,认为社会应该鼓励和认可有科研潜质和热情的女性科学家。
Samantha Jones,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医学博士生,强调女性在男性主导的学科中对彼此的支持尤为重要。
Adwoba Kua-Manza Edjah,加纳原子能委员会研究科学家,表示在她的国家,女性做科学家被视为威胁,但她热爱自己的工作。
Monica Esopi,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博士生,鼓励年轻女科学家勇于指出不好的行为,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