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大年夜了,你家备好鞭炮了嘛?虽然现在不少地区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但不得不承认大过年的,不听那么几声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放鞭炮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除夕,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已经响彻冬夜了。那么古代人放的鞭炮跟我们一样吗?
在过去,过年真的“爆竹”过年贺岁听个响的习俗,起源于唐代。当时人们燃放的,既不叫鞭炮,也不叫爆竹,而是叫“爆竿”——那时候还没发明出火药。放爆竿,就是把几根竹竿放进火里烧,听它爆裂时噼噼啪啪的响声,简单粗暴。要想听着更爽,还可以把竹子截成一段一段的,挂上长竿再放进火盆,造型就跟现在的鞭炮很相似。
北宋时爆竿开始改叫爆竹,所以王安石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时,他老人家听到的其实还是烧竹子。虽然烧竹子只有响声,没有blingbling的火光,但在寒冷的冬夜,噼啪的响声虽然威力不大,但听上去还是很喜庆的。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大家就是这样过年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唐代的核心区域——陕西、河南、山东几省,如今都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很少能见到野生竹子,公园里的观赏竹也是现代才改良的耐冷品种。现在的国产竹类并不怎么耐寒。就算刚竹这种相对比较耐寒的竹子,也忍不了-15℃以下的低温。那么当年长安城、洛阳的普通老百姓,过年用来烧着玩的竹子都是从哪儿来的?
唐代的长安城,位于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跟今天的西安市区有部分重叠。如今秦岭是中国的南北气候分界线,许多亚热带动植物,就比如竹子,在秦岭北坡已经很难找到了。不过,这条分界线古时候并没有。秦岭雪景。拿隋代到唐代中期来说,中国北方当时的平均气温比今天高,降水也更丰富。当年这样的气候,比今天更适宜竹子生长,所以普通百姓过年烧竹子玩也不心疼。
我们熟悉的成语“罄竹难书”,也能证明这一点。隋代末年,瓦岗军首领李密大骂隋炀帝,说他罪行太多,把终南山的竹子砍光了做竹简,都写不完。终南山是秦岭之中的一段山脉,当年有大片竹林,还有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叫“司竹监”,宫廷用的竹制品也归他们管。既然能制成器皿、物件,说明当时关中地区出产的竹子是粗大的,而不是今天北方那种纤细的观赏竹。
其实,关中地区在历史上有过好几次温暖期,都有竹子生存过的痕迹: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里有竹鼠骨骼,这是一种竹林里特有的鼠类。西汉时,司马迁在《史记》里列举各地物产时说“渭川千亩竹”,渭川就大致相当于关中地区。《史记》还说黄河决口时,汉武帝视察抗洪前线,命令“下淇园之竹以为楗”。淇园就在今天河南西北部,由此可知当年那里竹子很多,可以编成大量竹筐,装上土石来堵住洪水。
从爆竹的历史讲到竹子的生长地区,有一点不难看出:古代的气候与现在大不相同。而汉唐盛世的背后,离不开的正是气候的神助攻。在农业时代,百姓安居、国家富强的前提,就是粮食等农产品的丰足,而温暖湿润的气候刚好能够保证这一点。公元7~8世纪的初唐和盛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肥沃,梅树、柑橘等亚热带作物和竹子一样常见于长安周边。这让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子比较好过,空前繁荣开放的盛唐,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然而到了公元8世纪中期,全球气候逐渐转为干冷。春暖花开越来越晚,霜冻和降雪却早早来临,造成的农业减产动摇了国本。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过后,大唐帝国再也没能满状态复活,而是一天天被财力衰弱、外敌入侵压得透不过气来,直到灭亡……后来的宋王朝、明王朝,也都经历了类似的气候周期。成也气候败也气候,大概这就是古代农业帝国的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