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坐在一家咖啡厅,无所事事地摆弄着笔记本电脑,这时有了去厕所的冲动。你决定请坐在附近的一个人在你解决内急时帮忙看下电脑。令你惊讶的是,坐在你左边的那位看上去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姐姐“刘亦菲”,而你右边的人则酷似《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你会让谁为你照看东西——是仙女姐姐,还是容嬷嬷?这里答案没有对错,但不管是哪一个答案,看起来都明显是你根据过去经验选择的。这就是一个新研究的发现。
研究者们发现,人信任陌生人的能力取决于:这个陌生人与另一个你已知的,可信任者或不可信任者的相似程度。陌生人与熟人的相似程度,影响我们对陌生人的判断。
这个研究发表在2018年1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研究人员将以貌取人现象形容为人脑情绪学习区域的“巴甫洛夫式”反应。换句话说,你的大脑某些部分条件反射性地信任他人,就因为这些人与你认识的友善面孔长得像。
“我们的研究发现,即使陌生人只与某个过去行为不端者有着微小相似,这个陌生人也不会被信任。”主要研究作者奥瑞尔·费尔德曼豪(Oriel FeldmanHall)说,他是布朗大学认知、语言与心理科学部的助理教授,“就像巴甫洛夫的狗,通过一只铃铛习得了条件反应,但是它在听见相似的铃响时还会持续流口水。我们用某人道德品质这个信息来审视陌生人,就如同一种基本的巴甫洛夫式学习机制。”
在研究中,费尔德曼豪和她的同事招募了91位被试来玩一个电脑上的简单信任游戏。每个被试被给与10美元,可以给3个潜在“合伙人”投资,这三个人分别以不同的头像在电脑屏幕上呈现。投资给合伙人的金额会自动变为4倍回报(例如,给任何一个合伙人2.5美元投资,会有10美元回报)。获得回报后,这个合伙人可以选择与玩家利润分成,或者自己全部留下。
我们将三个合伙人分别编号为①②③,三个合伙人有不同的特点:①总是十分值得信赖(93%的情况下会利润分成);②还算可信(60%情况下会分成);③不可信(7%情况下会分成)。研究者表示,在几轮游戏后,被试们很快学会了哪个合伙人可信、哪个不可信。
在习惯了那些可信赖与不可信的面孔后,每个被试与新一组投资合伙人玩起了第二个游戏。这些玩家不知道的是,他们看到的许多新面孔是先前游戏中合伙人头像的变形版。当这些玩家需要再次选择投资合伙人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择与①合伙人更相像的面孔,而拒绝选择与③面孔更相像的面孔。他们一致地选择那些与先前游戏中最可信任者脸孔最相似的人,并且会排斥那些与之前游戏中不可信任者长相最相近的面孔。
脑部扫描显示,被试在第一个实验中开始学习某个合伙人是否可信时的脑部活动区域和他们在第二个实验中决定是否要相信某个陌生人时相同。被试们学到某个合伙人不可信任时的脑部活动,与他们随后选择不相信某个陌生人时看起来惊人地相似。
“在没有直接或具体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对于陌生人名誉的判断基于他们和我们认识的其他人的相似性,即使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相似性的时候。”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纽约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伊丽莎白·菲尔普斯(Elizabeth Phelps)说,“这个研究发现,我们脑部会有效利用一种学习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取自过去经历的道德信息会指导我们未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