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蛙儿子蛙儿子”地叫,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一定是男孩子?
前不久,一只绿皮儿无表情且行踪不定的蛙随着“旅かえる”的走红成为了朋友圈主角,人们一反常态开始对这个像电子宠物一样的佛系游戏着迷,到处都是养“蛙儿子”的“老母亲”。“哎呀,儿子又走了,啥时候回啊。”“儿子又给我寄明信片了!”“我儿子就特别宅,老不出门,像我。”
在这只蛙儿子给我们带来期待和惊喜的同时,我不禁想问,为啥全是儿子,就没有养“蛙女儿”的么?明明是一只性别性向不明、个人信息缺失的两栖类,为啥大家都觉得蛙是个男孩儿。
好吧,“男蛙旅游,女蛙正忙着补天”的冷笑话先搁在一边儿,咱们来认真探讨一下这个事情形成的原因。
1. 刻板印象,还是文化作祟?
微博上也有对这件事的讨论,许多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有的理由一看上去就非常性别刻板印象啦,比如“青蛙很丑、但女儿不该这么丑、一定是儿子”,“只有男孩才会到处跑、女孩没有这么浪、一定是儿子”——谁告诉你只准男孩儿丑(作者也很丑)、只准男孩儿到处跑啦?但有的理由,看起来也是成立的——那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青蛙,和某个性别形象联系起来了。
“青蛙王子”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理由之一。毕竟,如果一个有特定性别的动物角色(通常是主角),比如青蛙王子,有足够大的传播基础,那么这种联系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文化上的约定俗成。
2. 归根结底是语言问题?
不要以为这些虚拟的性别形象对人现实中的思维产生不了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接触了“性化”“刻板印象化”的形象之后(比如实验中,让小孩子看带有强烈性别刻板印象的卡通片,再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人们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认知会加深。当男性作为一种“默认性别”而存在的时候,人们自然也会将原本性别无涉的东西,通过各种脑补加上自己的性别认知、乃至性别偏见。
3. 需要更改我们的语言吗?
的确,我们的社会是男性中心主义的,漫长的父权历史让我们从思维方式到语言都难免偏向男性,或者将男性当做所谓的“默认性别”。然而,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拔除这些偏见呢?把我们平日里说的话都改掉,有可能吗?比如,发明一个既不是“他”也不是“她”的新字来指代没有特定性别的人,或者在各种场合使用同时使用“他/她”?
总之,即使有影响的话,这种影响也是潜在的,大多数人也不会有意识地做出带有性别偏见的判断;就像大部分人看见一只丑丑的、到处跑的蛙,就会代入男性的想象,而不是说我特别喜欢儿子做梦都想要个儿子啥的。在一个佛系的游戏里,把蛙清一色地当儿子养,固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偏见的潜在性,我们或许得多一个心眼,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