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带你胖:北京人过年为啥专爱吃点心?

作者: 郭亦城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8-02-09

文章介绍了北京人过年时对点心的特殊喜爱,以及北京点心的历史和演变,特别是稻香村这一品牌的发展及其对传统饽饽铺的影响。

距离2018年的春节只剩下不到一个月了,估计很多人都已经早早买好了回家的车票,我的同事们也都开始进入节前工作冲刺阶段。在大家忙着采购带回家的年货时,纷纷问起我们领导一个问题:北京有什么可以买回去当年货的?北京人过年必买什么东西?作为一个北京人,再加上又是个吃货,我们领导拎了一盒子点心召集我们开会,边吃边开始科普。

在老北京人心里,“点心匣子”是登门拜访的必备之礼,特别在隆重的春节档。花式的点心用纸盒装上,盖上红纸,再拿麻绳纵横一勒——老北京人都好个“面儿”,而它恰好“有礼有面”。

在多数北京孩子的记忆中,过年最盼的就是点心匣子。糕点铺在清代的直隶一带,也叫“饽饽铺”,饽饽就是满语中的点心茶食,“香饽饽”一词就是这么衍生出来的。这些饽饽铺大多以某某斋来命名,比如当时有名的大栅栏聚庆斋、东四八条的瑞芳斋,都以售卖满族糕点为主:萨其马、巴拉饼……至于饽饽铺后来为何在京城变得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不得不对品类大加改良,吸纳别家所长,这跟老北京饮食的流变大有关系。

稻香村始自苏州,是一位姓陈的青盐店老板所创。青盐店是苏州一带专门经营糕饵、蜜饯和腌制小菜的店铺。说起“稻香”这二字,“一洼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好寓意一大堆,然而事实上,它名字来得很朴实。

苏式点心的特点是重油重糖,花样繁多,在气候干燥的北京,存放数天仍不变干,当年稻香村主打的冬瓜饼、姑苏饼和猪油夹沙蒸蛋糕等,一在京城露面,就立刻吸引了人们的味蕾,稻香村的生意也一日较一日红火。这也使得饽饽铺大受冲击,除了几家老字号的萨其马、自来红、自来白,但凡是场面上送礼,谁不奔稻香村去!

稻香村直到今天,仍主要以“前店后厂”、“自产自销”为主,相当于“大作坊”的商业模式,而这在当时的糕点铺行业里,属于超前的异类。怎奈随着稻香村的行情水涨船高,那些饽饽铺也不得不开始效仿,陆续做起了苏式点心的买卖。于是乎,饽饽铺里也有苏氏点心,稻香村里也卖饽饽。

稻香村严格来说,其实该叫南味食品店。因为它还售卖自己生产的肉脯、酱菜、熟食和糖果,赶上时令,还有元宵、粽子和月饼等,只不过它的糕点太过出名,给人造成了错觉。而说起稻香村的糕点,其中的中式糕点,主要分南北两派。

“南派”就是苏式糕点那些:椒盐饼、牛舌饼、火腿酥等。“北派”则是萨其马、自来红、自来白之类。这些点心既然都摆在一块儿卖,也就逐渐被人优化组合,匹配出了最受欢迎的新套路——“八件”。

八件的意思就是八样点心,每种一枚、合在一起正好是一斤的,就叫“大八件”,合在一起是半斤的,就叫“小八件”。所以说,大八件和小八件绝不是点心大小号的区别,而是两套不同的体系。而它们也是稻香村的点心里,售卖量最大、也最知名的品类,人们统称其为“京八件”。

UUID: 29590d49-288b-4b6c-a850-a9b28be7266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2-09_领导带你胖:北京人过年为啥专爱吃点心?.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