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生物入侵”的时候,我们脑中首先联想到的,难免是那些人们有意或无意间引入的,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的例子。其实,人工引进生物的例子古已有之,而一些生物已经与当地生态环境相互适应,成为了当地生态系统中非常和谐的一分子。今天我们的主人公黇[tiān]鹿(Dama dama)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现在,黇鹿是欧洲最为常见的鹿种之一,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代里,黇鹿一度并不在此生活——虽然有化石证据表明,黇鹿曾广泛地分布在欧洲各地,但在末次冰期时代,因为环境的变化,黇鹿的分布区域便退缩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它们与欧洲的微弱联系,也仅仅发生在地中海沿岸的部分区域。
和绝大多数野生鹿一样,黇鹿也曾是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各文明发展初期的狩猎猎物,对这种鹿的描述屡屡被发现于该地区的诸多岩窟壁画之中。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以及驯化动物的出现,鹿这样的野生动物已经失去了“主要食物来源”这样瞩目的地位,但猎鹿,依然被视为一种体现勇气与技巧的运动项目,被保留下来。而且随着狩猎成本的增加,猎鹿逐渐演变成了贵族独享的娱乐方式,被烙上了深深的阶级色彩。
在尚武的古罗马帝国,狩猎活动因为其娱乐与练兵相结合的色彩而备受推崇。帝国的军事主官们尤其偏好猎鹿,因为鹿的警惕性高,奔跑迅速,能猎取到鹿被视为个人军事能力的一种体现。为了满足驻守帝国各地的军官们的狩猎需求,在帝国的疆域内构建了大量的鹿苑猎场,而黇鹿就随着这种需求被重新带回了阔别已久的欧洲腹地。
当然,古罗马最终衰落,遍布欧洲各地的鹿苑也陷入了无人照料的荒芜状态,许多黇鹿逃逸到鹿苑之外,发展出规模庞大的野生种群。有人认为,如今活跃在英国的野生黇鹿最初是从菲什本罗马宫殿逃逸出来的——即便事实并非如此,在几百年后的11世纪初,征服英国的诺曼人出于同样的狩猎需求,也会又一次将黇鹿带到英国。
黇鹿之所以广受狩猎爱好者喜爱,颜值绝对是其中一个原因。出于隐藏自己的需求,绝大多数鹿在行动能力有限的幼年时期,都会出现各类花纹毛色作为保护色,大多数在成年之后就会褪去。但少部分鹿直到成年身上依然会带有花纹,我们熟悉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如此,黇鹿也是如此。
雄性黇鹿虽然个头不大,角却不小。
一般来说,这样的第二性征必然与争夺繁殖权密切相关,但对于黇鹿来说,夺取配偶的第一工具恐怕不是鹿角,而是雄鹿高亢的嗓门。与其他鹿不同,黇鹿求偶的过程被称为“聚群求偶表演”。在求偶区域内,许多头雄性黇鹿频繁地鸣叫,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鸣叫3000次。这些鸣叫也绝非“瞎吆喝”,无论是在附近寻找如意郎君的雌鹿,还是出于竞争状态的雄鹿,都可以通过这些声音判断出这头鹿的身体状态。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由北京动物园牵头,中国与当时的“友好国家”开展了规模庞大的国际交换动物工作。中国从当时的民主德国(前东德)交换来一批黇鹿,经过几十年的繁育,现在它们已经出现在许多中国的动物园中。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关于黇鹿的国内新闻,总是伴随着让人心疼的消息。2014和2015年,厦门和上海动物园连续爆出黇鹿吞食塑料袋、毛巾等物品导致死亡的新闻。
尤其是上海动物园死亡的三头黇鹿——从它们的胃里取出的杂物多达19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