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刷起微信就根本停不下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要注意了,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了微信成瘾倾向和参与情绪处理及调节的大脑区域体积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已经有不少研究表明,手机及社交应用程序成瘾倾向与大脑结构、化学物质的改变相关,它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表现,并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成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网络游戏障碍已经在2017年年底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被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修改草案“精神与行为障碍”章节。这意味着,在明年年中将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障碍将可能与合成毒品、酒精、烟草、咖啡因、非法药物等列入物质使用及成瘾行为障碍。
除了网络游戏障碍,网络通讯障碍和智能手机成瘾等其它类型的网络成瘾目前也成为了研究与讨论的热点。2018年1月,苹果公司两个大股东的一封公开信,将智能手机成瘾问题的讨论推向了前台,他们呼吁苹果公司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并列举一系列研究,指明手机成瘾对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后果。
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Benjamin Becker说:“我们的研究发现,网络通讯应用的过度使用行为可能会伴随着大脑的一些结构性改变,这种改变此前也在物质依赖及其它成瘾障碍患者的大脑中被发现过。”
苹果公司股东的公开信2018年1月6日,苹果公司的两家大股东——投资公司Jana Partners和加州教师退休系统致信苹果公司,呼吁苹果公司为父母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工具,以保证青少年用更优化的方式来使用智能手机以及手机中的社交媒介,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教授、心理学家让·特温吉的研究表明,与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一小时的美国青少年相比,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三小时和超过五小时,有更高的自杀风险因素,可能性分别高出35%和71%。这项研究还显示,八年级的社交媒体重度使用用户的抑郁风险增加了27%,而那些将时间花在运动、与朋友出去玩、写作业上的青少年,抑郁的风险显著降低。
社交媒体与大脑变化微信是智能手机中最普及的通讯应用程序,目前已经有超过9亿的活跃用户。“尽管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应用为日常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是有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这类通讯工具上花费了过量的时间。”Benjamin Becker说。
“这种过度使用有可能进而发展为类似成瘾的行为并影响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将微信作为网络通讯工具的一个案例,探讨个体微信成瘾倾向和参与情绪处理及调节的大脑区域体积之间的关系。”
近日,Benjamin Becker及其团队在《科学报告》上发表了一项初始研究,在评估了61位被试的磁共振成像数据,并收集了他们自我描述的微信使用频率信息后,他们发现,更强的微信成瘾倾向与前扣带皮层中一个区域更小的灰质体积存在相关,而这个区域在大脑中负责对行为的监控和控制。此外,更高的微信使用频率也与更小的伏隔核体积有关。伏隔核是参与产生动机和奖励反应的一个重要区域。
目前,网络通讯障碍已经成为成瘾研究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Matthias Brand曾经提出,人们对Facebook、Twitter、WhatsApp、Instagram等网络通讯应用的过度使用,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使用障碍,他将此称为“网络通讯障碍”。
来自韩国首尔大学的科学家也发现了网络或智能手机成瘾与大脑中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他们对19名网络或智能手机上瘾的青少年用磁共振波谱进行了脑部扫描,和另外19名没有上瘾的同龄人相比,这些上瘾的青少年大脑前扣带皮层中的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酰胺的比例失衡。同时这些青少年还表现出较高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同时还表现出失眠、烦躁和易怒。
在这19名手机成瘾的青少年中,有12名接受了9周的认知行为治疗,此后,当再次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的时候,发现他们大脑中GABA和谷氨酰胺的水平趋于正常。不过,目前并不清楚网络或智能手机过度使用与大脑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希望通过未来持续的研究,寻找到治疗和干预网络通讯障碍的方法。”Benjamin Becker说。
“如果出现对微信使用的失控、对其它活动失去兴趣等症状,用户需要考虑限制自己使用微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