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护眼神器

作者: 张钫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8-02-01

本文介绍了在雪地中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损伤的传统方法,特别是藏族和鄂伦春族使用的牦牛绒和马尾编织的眼罩,以及这些眼罩的历史和功能。

在一个雪后初霁、阳光明媚的午后,你站在皑皑雪原上欣赏着北国风光,感慨着大自然的无尽造化,然而就在此时,危险已经悄然而至,因为你的眼睛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冬日的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非常高,加上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层对紫外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减少,在冰川、雪地、沙漠等炫目耀眼的地区,反射光的紫外线含量可达到5%左右。

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双眼在没有防护措施直接暴露于外界时,会遭受较强的紫外线辐射损伤,俗称雪盲,医学上称为太阳光眼炎。这主要是紫外线对眼角膜和结膜上皮造成损害引起的,患者会出现怕光、流泪、异物感、结膜充血等症状。如今,滑雪爱好者、登山爱好者和科考队员,通常都会配备滑雪镜、护目镜等专业防护工具。然而,在专业防护工具出现之前,常年生活在雪地里的人们如何保护眼睛免受“雪光之灾”呢?

在藏族人集中的青藏高原,牦牛是他们最重要的畜力。为了应对雪原上耀眼的阳光,藏族人就地取材,常用牦牛下腹部的细绒毛作为经纬线编织成菱形或方形的网格,网格左右两端再延伸编成镜腿状,制成类似于眼镜的形状,可以挂在左右两耳上,这样便形成一种独特的牦牛绒眼罩。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人,用黑色马尾制作出一种眼罩,与藏族人的牦牛绒眼罩类似,但工艺略复杂。

他们先用树枝弯成所需的扁圆框架,然后用针引上马尾或马鬃做线,在木框内编织成网。织完后再放入水中煮,取出晒干,抽出木框,这样会增加弹性和硬度,不易弯曲。最后在两端缝制黑布,钉上黑色线绳即可。眼罩的主要功能是减少进入佩戴者眼中的光线,将大部分光线阻挡且不影响视线,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进入眼睛的光通量以保护眼睛免受刺激和伤害。别小瞧这看似简单的办法,它可拯救了很多人的眼睛。

新疆和平解放后,新疆军区组建了“先遣连”率先进入藏区。在到达藏北时,很多人在茫茫的雪原中遭遇了雪盲症。在强光刺激下,战士的眼睛变得红肿,流泪不止,疼痛难忍。在束手无策之时,蒙古族战士阿廷芳想起小时候用马尾编眼罩可以遮住雪光,于是教大家自制马尾眼罩,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雪盲,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在其著作《藏北十二年》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他在一次大雪后出行,太阳出来后,雪光照得眼睛睁不开。带路的牧民就从牦牛腹下扯了一把毛绒,罩在他眼睛上,这样就帮他保护了眼睛。吴雨初对此护眼神器印象深刻,后来办牦牛博物馆时,还专门征集了牦牛绒眼罩用作展品。2017年2月,笔者在首都博物馆与西藏牦牛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中,就看到了牦牛绒眼罩展品。同时,在一幅绘画展品上,还看到了藏族人佩戴牦牛绒眼罩的情景。

那么,这种眼罩是何时出现的呢?其实,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眼罩出现。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隆化县鸽子洞元代窖藏中,发现两件用马尾编的织物:一件是用棕色马尾编织成斜网纹,另一件则是用白色马尾编织成莲花纹样。隆化县博物馆为之撰写的考古发掘简报定名为“面罩”,后来一些地方也称其为“护眼罩”。这种护眼罩便类似于雪原中生活的人们所编织的眼罩。

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出土了一副铜眼罩,该眼罩长18厘米,宽5.3厘米,用铜薄片冲压而成,中央靠近眼球的部位钻刺小孔,透过这些小孔,能够清楚辨识外界环境和事物。过去的研究认为眼罩是为了防风沙,后来发现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有效减少光通量,从而保护眼睛免遭紫外线损伤。在雪地中用于挡光的眼罩也绝非我国独有。

靠近北极的格陵兰岛常年为冰雪覆盖,岛上的居民有一款护眼神器,这种眼罩中间刻有一条大约0.5厘米宽的横槽,戴上眼罩出行,太阳光就不会太刺眼了。尽管其形制与我国的眼罩不尽相同,但其功能均是为减少光线的进入。面对大自然形成的强光困扰,不同地区的人们都会开动脑筋,就地取材设计一些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案。眼罩这个简便的发明,解决了在雪地生活或旅行必须面临的问题。

如果你下次去雪域高原旅行,除了佩戴护目镜,也可以试一试牦牛绒眼罩哦!

UUID: e1fadcbf-ca06-4f6d-a24d-6f971a8f614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2-01_雪地里的护眼神器.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