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果的身世与食用历史

作者: 史军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18-02-01

开心果,又名阿月浑子,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深受人们喜爱的坚果。其名字来源于坚果开裂的形状,象征着“开心”。开心果原产于中亚和中东地区,人类食用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750年。尽管开心果与腰果同属漆树科,但开心果壳无毒,且其种子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食用安全。然而,开心果可能含有黄曲霉素,这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至关重要。

中国人都好讨个口彩,春节尤其如此。在我们家,每年大年初一开早饭之前都要喝一碗母亲准备的红糖水,这象征一年红红火火。至于音同发财的发菜(并无味道),大吉大利的橘子(简写成桔)和栗子,以及语意直白的开心果都是“好口彩”的代表植物。

开心果的内部结构大家肯定早就了如指掌了。话说回来,开心果之所以得名,来自于它们的形象,那些开裂的坚果就像在张嘴大笑一样。很少人会知道,它们的大名其实叫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这个充满波斯气息的名字从一方面点明了它的身世,这东西的老家在中亚和中东区域,目前产量最大的国家也的确是伊朗。

人类消费开心果的历史相当悠久。目前的考古证据显示,人类食用开心果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750年。在青铜时代(公元前3300-公元前1200年),中亚一带(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的居民就已经开始栽种开心果了。但是开心果的扩展一直很慢,直到公元1400年左右的时候,才出现了开心果的英文单词。至于说,开心果引入澳洲和美国这些世界坚果主产区,那都已经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了。

说起来,开心果倒是跟腰果是一家子,它们都是漆树科的成员。只不过开心果壳并不像腰果壳那样具有毒性,所以我们吃到的腰果都是脱壳的,但是开心果都是带着白色的壳。好在这个壳并不会给老饕们造成障碍,在开心果成熟之时,开心果就会开裂了。在这层白色的外壳之外原先还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肉质外果皮,这层果皮在收获之后就被去除了。另外,经过机器的处理,开心果的白色内果皮会张开,方便我们掏出里面的种子。

说到开心果的种子,不仅香脆可口,风味独特,连模样都有几分个性。这种子是绿色的。曾经有朋友向我求助,“我去超市买的开心果仁都是绿色的!这还能吃吗?”当然是能吃的,因为含叶绿素的缘故,开心果的子叶天生就是绿色的。其实,我们吃的金橘,还有部分种类的豌豆子叶都是绿色的,完全不用担心。

开心果潜藏的危险在于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因为同花生一样,开心果的果仁很容易感染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这两种霉菌都是生产黄曲霉素的高手,而黄曲霉素又是可以引发癌症的罪魁祸首。所以,正规渠道生产的开心果在生产中和上市之前都会严格检测其中的黄曲霉素含量。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还是放弃那些来路不明的廉价开心果吧。毕竟吃开心果就是图个开心,要是吃出毒素,就不是件简单的烦心事儿了。

UUID: c584cb5f-c493-403c-8051-10f41d199998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18年/2018-02-01_这种代表好口彩的坚果,竟有一充满波斯气息的名字.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