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最离不开身的恐怕就是羽绒服了吧。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湿冷天可能让你只想抱着取暖器过冬,要出个门宁愿裹成一只熊。然而今年雨雪交加的天气,可能让你怀疑自己买了件假羽绒:明明套上了柜子所有的衣服,怎么还是冷得直打哆嗦!这个时候还想要求羽绒服穿的不臃肿,穿出仙女感,简直就是太过分了!所以在穿的好看之前,保暖性还是最重要的前提,不然冻成了傻子,活儿姐可救不了你。
翻出你的羽绒服吊牌或者水洗标,可能你会注意到一些指标参数。含绒量?充绒量?这些都是啥意思?可能大家都知道,相较于固体和液体而言,空气其实是热的不良导体,相对而言是隔热的,能够阻止提问的流失,自然也就能觉得暖和了。对于羽绒服来说,保暖的功能主要就是通过羽绒蓬松起来的厚度来积蓄空气。
由于羽绒是星朵状结构,而且每一根绒丝都是由许多鳞片叠加而成,每个鳞片又都是中空的,在这些微小的孔隙中,饱含着大量的静止空气。并且羽绒服面料又能够隔绝空气流动,能更有效地减少体表的高温空气和外界空气之间进行对流交换。
所以羽绒服的保暖能力,主要就体现在羽绒蓬松后能积蓄多少厚度的空气以及外层对冷空气的隔绝能力。简单来说,外层面料越好,羽绒蓬松后的厚度越厚,保暖效果就越强。所以决定羽绒服是否保暖主要可以从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和外层面料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1. 含绒量说到含绒量,先来说说羽绒与羽毛的区别。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呈星朵状的绒毛,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而羽毛是片状的。
市面上的羽绒服很少用100%纯羽绒的,因为羽绒服中间填充物需要一定的支撑力,所以会有一定比例的羽毛,就像上面所说的含绒量,其实是指的羽绒与羽毛的含量占比,国家标准对羽绒服的定义是含绒量在50%以上的才能称为羽绒服,而现在质量稍微好点的基本上含绒量都在70%以上。所以羽绒服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是含绒量,含绒量越高,保暖效果相对会更好。
2. 充绒量什么?充绒量?含绒量?
这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概念确实傻傻分不清,混淆起来只是分分钟。与前面提到的含绒量(羽绒含量占比)相比,其实充绒量指的是羽绒的克重。简单来说就是一件羽绒服填充的羽绒重量。这也是不可小看的一个参数指标。即便一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很高,但是充绒量很少,也会影响保暖的效果。
不过充绒量是个绝对数值,会根据羽绒服长短不同而有所区别,而羽绒服充绒量是可以根据地区的差异能够灵活调整的,比如在南方一件长款羽绒服充绒量100克左右可能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北方而言,一件短款羽绒服可能就需要200克以上的充绒量。
3. 蓬松度另外一个关键性参数就是蓬松度了。提到它不知道细心的你们是不是会注意到一些羽绒服的袖子上会有这样的数字指标。其实这就是蓬松度。
比如这件羽绒服的袖口标了800,它是指每一盎司(30克)羽绒所占体积立方英寸的数值,是衡量羽绒的厚度或蓬松程度的单位。基本上代表了羽绒服保暖的“质”,和羽绒的隔热能力息息相关。所以一件羽绒服保不保暖与蓬松度关系很大。不难知道,在同样的前提下,一件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所以隔热性能就会越好,也就自然更加保暖了。
4. 外层面料
最后来说一下外层面料。羽绒服不能经常洗这个常识恐怕就不用活儿姐多说了吧。尤其大多数羽绒服都不能机洗。经常清洗会损伤羽绒质量,影响保暖度,同时也会对面料造成一定的损耗,增大钻毛的可能性,穿着一件钻毛又不保暖的羽绒服,估计你一定会抓狂。所以羽绒服的面料选择具备一定功能科技性的更好,一般要求防风透气、防绒、轻薄柔软、防水、质感要强。这样也就不容易脏,不用经常清洗,自然就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了。
说了这么多一件保暖的羽绒服的关键参数,相信努力的你一定都用自己的小本子记好了吧。至于什么样的羽绒服保暖又好看,有哪些小物在湿冷天气可以给你幸福感……去问美丽也是技术活的活儿姐啊!发送【温暖】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