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理性和自尊,巨婴型的父母还会让孩子失去什么?

作者: Nina W. Brown 等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18-01-15

本文探讨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父母如何影响他们的子女,分析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及其对子女的潜在伤害,并提供了一个自恋型父母量表来帮助读者评估自己的父母是否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最近拦高铁的新闻有点多。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南京铁路公安处接到110报警电话,报警人要求警员“给火车通知一下,稍微等我一下,我20分钟就到...我只能赶这个车,车票都买了,我赶不上,经济损失你来赔吗?...什么法律规定,你有为我考虑吗?

”1月11日,陕西宝鸡南站一个女子拦住了高铁门,因为她的丈夫和她吵架后突然下车未归...1月5日,安徽合肥一位前人民教师以“等老公”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挠高铁关门开车,造成列车晚点...这位妈妈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下去的时候,看到车还没有开,车门是开着的。我觉得动车在一个站就停10分钟,我还剩2分钟,我为什么就不能上车呢?只要我老公10秒内能下来,就没事了,我当时是不是只能让我老公下来?

我这样做有错吗?我觉得10秒钟就能下来的事,为什么就不让他下来呢,我就在门口站着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中罗女士的女儿并没有参与母亲的挡门行为,也没有帮助工作人员劝阻母亲,全程旁观。认为自己总是对的、自己最重要、别人都要给自己让道的人,现在有个时髦的名称,叫做巨婴,但实际上心理学家把这种类型的人格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偶尔会给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造成困扰,但无时不刻不受到他们影响的莫过于他们的子女。罗女士的女儿的内心是否和外表一样无动于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确凿的。美国老道明大学荣誉教授、长期从事自恋人格研究的临床心理学家妮娜·W·布朗(Nina W. Brown)博士等临床心理咨询专家就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有害影响进行了总结。

在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的诊断指导手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和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十大人格障碍之一。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喜爱夸大自己的价值,同时渴求别人的赞美和认同。他们与他人的交往是肤浅的,并且对别人缺乏同理心,并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人都好,但是在受到批评时却会感到极度羞耻。

世界著名的医疗机构梅奥医学中心这样描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认为自己非常重要;特权感很强,希望得到别人不断的赞美和恭维;在没有做出相应成就的情况下依然希望被视为比别人优秀;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和天赋;时常幻想自己会获得成功、权力、美貌,或者完美的配偶;相信自己比一般人出色,只愿意与配得上自己的人交往;喜欢在对话中抢占话语权,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希望得到特殊照顾,希望别人能不加质疑地满足自己的要求;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法或者不愿意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嫉妒别人,或者相信别人嫉妒自己;行为趾高气昂,常被人认为矫揉造作;常常要求自己获得最好的待遇,比如最好的饭菜或是最好的位置。

与此同时,自恋者无法应对别人的批评。遇到挫折时他们的表现是这样的:如果得不到特殊照顾,就会不耐烦或者发火;有很大的人际关系障碍,很容易就觉得别人无视自己;喜欢辱骂、藐视或贬低他人,以此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无法应对压力、难于适应变化;在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的时候会感觉抑郁无助;内心脆弱,充满着不安全感和羞耻感。

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ean Twenge和W. Keith Campbell发现,在人群中大约6%的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在年轻的群体中这个比例更高,20-30岁的人群中大约10%的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6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数字只有3%。一般来说,和女性相比更多的男性有自恋型人格障碍,而且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最早出现在青少年时期。

不过,许多青少年会表现出自恋的特征,这是符合年龄的自然现象,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父母会对朝夕相处的子女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有条件的爱: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儿女从2岁起就需要证明自己,因为这些孩子从小就开始受到这样的教育——自己的价值和家庭的名誉有关,只有好好为父母服务,为父母挣面子的孩子才会被宠爱。

对于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儿女来说,爱是有条件的,只有自己获得成就或是为父母提供好处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父母的爱。使孩子形成虚荣浮夸的价值观:在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家中,价值观的核心是外貌、地位和名誉,因为这些东西可以满足自恋型人格所需要的表面繁荣。孩子会从自恋型人格障碍者身上学到,自己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有在为父母提供好处,或是服从父母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损害孩子的理性: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自恋型父母的家中有多个孩子,一般其中一个会被家长挑出来作为表率,另一个会被当作是家族耻辱。模范孩子是那些听话懂事,能为家长挣得面子的人;替罪羊孩子常常是那些会质疑父母,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真相追求者”。为了避免惩罚和排斥,孩子不得不顺从自恋型父母的无理要求,并逐渐习惯不再追问自己不懂的问题。

使孩子自尊低下:自恋型父母十分在意自己的感受和得失,但并不在乎他人乃至自己孩子的感受。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喜怒无常,在需要孩子的时候会对孩子极尽赞美,但是在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挑战时就会很快贬低孩子。自恋型父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不完美,总有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更好。自恋型父母的孩子为了维持和父母的关系,不得不把父母的得失和不完美怪罪到自己头上,从而降低自己的自尊。

因此,被自恋型父母养大的孩子通常会过度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使孩子对畸形的关系麻木不仁: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对他人没有同理心,同样的,他们也会忽视自己孩子的情感。自恋型父母的情感忽视会让孩子形成逃避型依恋(避免和人深交)或是焦虑型依恋(希望和别人发展社会关系,但别人一旦靠近则非常焦虑)。

自恋型父母的这种充满鄙视、仇恨以及疏远的养育方式不仅对孩子有很大的伤害,还会让孩子从小把这种不正常的关系视为正常,并使孩子长大后对他人的言语侮辱视而不见。2005年发表在《家庭研究期刊》中的一篇被引用了150多次的研究提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子女长大后常会选择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作为配偶,因为这些子女认为,自恋型父母对孩子冷淡疏离的情感才是爱的真正样子。怎么知道自己的父母有没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你可以用心理学家布朗在《Children of the self-absorbed: A grown-up's guide to getting over narcissistic parents》一书中提出的自恋型父母量表来测一测你的父母的自恋程度。自恋型父母量表:自恋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因此本量表只适用于评价他人。此外,本量表不能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如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

对于下面的描述,请你根据以往对父母的印象进行打分。5 = 你的父母总是这样;4 = 你的父母常常这样;3 = 你的父母有时这样;2 = 你的父母不常这样;1 = 你的父母从来不这样。1. 把自己看作天才或超人,认为自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财富,或地位;认为自己总能赢。

2. 认为身边的人都是来为自己服务的,应该受到他/她的控制;希望自己的需求首先得到满足,并认为别人应该在自己没有下令的情况下也能读懂自己的心思。3. 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和言论的后果,但却要求他人考虑自己的感受;出了问题时常把责任推给他人。4. 认为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不需要回报他人。5. 常常说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如果他人也同意这点,他/她就会立刻生气攻击。

6. 说话很大声,也喜欢夸夸其谈;出入房间的时候音量很大;穿着和行为引人注目。7. 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同,但辨认不出哪些是客套虚假的话。8. 表现出的情绪比较单一,不是生气就是害怕,用来描述感受的词语也很空洞。9. 嫉妒、怨恨别人的成就或名利,认为自己才配拥有这些东西。10. 看不起穷人或者需要帮助的人。11. 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并不怕在言语和行为中表现出来。

12. 和别人的交往以对自己的好处为前提,并不和他人真心相待,同时极度害怕孤单独处。13. 正常的父母对孩子付出爱,自恋型父母则希望从子女这里收获爱,比如他/她会说:“如果你爱我的话,你就帮我做…”14. 对孩子要求很高,希望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挣得面子,但并不在意孩子的感受。15. 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认为孩子只是自己的衍生物,不能忍受孩子的质疑和不同意见,出了问题常指责孩子。

16. 常常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操纵他人)。16项的分数加起来以后就可以评估一个人的自恋程度:65-80:你的父母有大量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行为;49-64:你的父母有比较多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行为;33-48:你的父母有中等程度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行为;17-32:你的父母有轻微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行为;0-16:你的父母没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关行为。

UUID: ed1c3c06-47a1-485e-997a-3efcc30ea18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7-2018/2018-01-15_除了理性和自尊,巨婴型的父母还会让孩子失去什么?.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