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是我国第52个世界遗产项目和第3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地球造山运动时期,上天就对厦门周边的这片汪洋特别眷顾,让鼓浪屿和厦门岛几乎同时出世。浴水而出的鼓浪屿自出生便已卓尔不群,这个1.8平方千米的小屿上,具备了高岩、山谷、峭壁、礁石与沙滩等多种地貌特征。一岛独横,辉映厦岛。“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鼓浪屿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除了沙滩,就是岛上的石头和环绕的海洋。
岛上高低错落的山头由千姿百态的花岗岩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光岩。日光岩并不高,海拔仅92.7米,却雄峻伟岸,气势峥嵘,被称为鼓浪屿第一景。日光岩上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顶峰,也是全岛最高峰。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挥师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湾。日光岩上有相传为郑成功训练水军的水操台,在相距不远的地方还存有龙头山寨的石寨门故址,可以看到当时为构建兵营架设梁柱所凿的石洞。
厦门人俗称日光岩为“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为“日光岩”。在日光岩一块凌空而立的40多米高的巨岩上,几处古人题刻特别亮眼,这些题刻分别是:“鼓浪洞天”“鹭江第一”,横书“天风海涛”。“鼓浪洞天”为明万历元年(1573)闽南名士丁一中所书。他对日光岩的题刻,被认为是日光岩最早的题刻。
“鹭江第一”是清道光年间福建长乐人、后来定居鼓浪屿的林鍼笔迹,两处题刻相邻,字迹相当,林鍼署名特别大,至今游人常误为二者皆是林鍼所题,其实后者比前者晚刻200多年。“天风海涛”的横书则由许世英题刻。1915年,许世英任福建巡按史,日光岩的石刻是他在任上所题。这三大石刻是先贤对日光岩风光所做的形象性概括,给游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