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周一果蔬内容结束了,大家都在哀嚎再也没有菜谱看了。为了不让大家饿肚子,我逼着我领导给微信供稿,我的诚意(胆量)天地可鉴啊。但毕竟是领导,是不是能够严格的做到一周一篇,那得领导说了算;每篇写什么,什么时候交稿也得是领导决定,我催稿子的手段无处施展,所以请珍惜每一篇内容。
但请大家放心的是,去年的一周一果蔬里面的每一道菜都是领导亲自下厨做的,所以“领导带你胖”栏目还是有质量保证的(请大家留意体重变化)。
在北方冬天里,糖炒栗子、烤红薯和糖葫芦简直就是必备三宝——因为它们都让人感觉又暖和又甜蜜,非常适合应对寒冷的冬天。你可能会说糖葫芦又不是热的,但相比于前两者,糖葫芦的暖可能更多体现在视觉上:彤红的山楂裹着琥珀色剔透的糖壳。
其实,糖葫芦只是裹糖壳或粘糖衣吃食的代表,而这类食物还有很多,只不过不一定都有琥珀色的糖壳,比如挂霜花生、拔丝红薯等等。这几个看起来模样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只用糖就都能实现。光动嘴皮子肯定不行,下面就说说它们的区别,怎么做。让糖有这些外观变化的方式其实不难,就是掌握好温度和火候,原理则是糖在受热时,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变化。
砂糖和冰糖都是晶体状态的存在(至于为什么没有绵白糖,以后再说),晶体受热是可以熔化的,变成浓稠的液态糖,然后随着持续加热,温度超过150℃,会发生“卡拉米尔反应”。通俗点儿说:就是糖分子太热了,热得它脱水了,导致分子重新发生了排列和聚集,颜色开始往棕褐色变化,而且会越来越深,最后碳化变黑,气味也从焦香味变成糊味。所以,这个反应也叫“焦糖化反应”,焦糖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干熬糖火候不好掌握,通常都会添些水或者油,先把糖化开在熬。
而化掉的糖,不管有没有发生焦糖化反应,在热的时候都很黏稠,遇冷则都即刻硬化,也就是重新结晶,变成糖壳,或者糖丝。于是,根据以上这些原理,我们就能很清楚解释那些“糖”食是怎么做出来的,而且它们是随着糖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变化,才能形成。
挂霜花生和反砂芋是一南一北“白糖衣”吃食最典型的代表,它们都属于只把糖熔化掉就停止加热,然后把花生和芋头(一般是炸熟后放凉的)倒进去不停翻,它们刚均匀沾满糖液,糖就凉了,白花花的糖壳和糖砂也就形成了——重点是:想要糖壳快速形成,花生和芋头不要太热。
和上面相对的另一种糖食就是有着糖壳的冰糖葫芦和琥珀桃仁,它们的做法稍有不同:熬化了的糖再接着加热会先泛起小泡儿,随之就开始变色并变成大泡儿,焦糖化反应就开始发生了。这个时候一定要把火调小,然后用勺铲舀起一点儿糖,看它往锅里滴,如果糖液拉黏,就说明糖分子脱水差不多了。把凉的山楂、核桃仁往里一放,快速拌匀——热焦糖遇上凉食材,糖液里了凝固,琥珀色的糖壳就此形成。
然后要赶紧给它们散开,不然就粘成了一坨,比胶水粘的还结实。拔丝类的做法在某些方面跟琥珀桃仁差不多,都是要把糖熬出焦糖化反应,但“拔丝”是指糖还能拉黏的表现,这个大前提就是糖液还足够热,没结晶凝固。所以,首先得保证包裹的食材温度够高,比如刚炸出锅的红薯就比放凉了的炸红薯好很多,这样可以避免刺激糖液结晶。
然后最好让糖液也处在一个高恒温状态,那么用沸点高的油熬糖就比水要靠谱,毕竟短时间保持100多摄氏度的条件,油很容易办到。于是,拔丝菜大都是用油熬糖,再配上热红薯——裹上了焦糖衣的红薯不会马上出现硬糖壳,也就能拉出糖丝。但等它放凉了,则跟没散开的琥珀xx没啥太大区别,都是一层硬糖壳,还板结在一起。这就是同一种糖变出三类“糖食”的秘密,在家都可以试试,吃胖就不要怪我们了,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