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场所的好声音从何而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仅北京市一年内各类演出场次达2.4万场,观众人数超过1035万人次。交响音乐会、明星演唱会、音乐剧、话剧……各种室内、室外演出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也对演出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舞台美术,对观众影响最大的就是声音设备了,然而,声音不是有个好的调音师就能解决的问题。演出场所要营造出好声音可是门复杂的学问。
演出场所的音量应控制在七八十分贝左右,当前常见的问题是有些音响工作人员或怕观众听不见,或想声音传得远些以招揽观众,或为炫耀音响设备的威力,而把声音开得极大。一些剧场音量开得大,人们说话也必须提高音量,使剧场内嘈杂,此时音响工作人员就越要加大喇叭的音量,人们说话不得不更大声,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使剧场越来越嘈杂。相反,如果喇叭放轻声些,观众自然会安静些,人们会专心关注节目的内容,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
从舞台发出的声音要能均匀地到达剧场的每个角落,不能有的地方声音大,有的地方声音小。常见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个小音量音箱安置在剧场各处以求声音分布均匀。另外,还要加强声音的扩散,如影剧院、音乐厅往往采用不规则、不光滑、凹凸不平的墙面,使声音产生漫反射,让声音均匀扩散到整个剧场。
音色是由泛音的多少和各泛音的不同强弱决定的。在剧场中,不应形成对某些频率声音的加强或削弱,造成声音的“染色”或“褪色”现象。所谓合奏效应好,就是高音、中音、低音乐器,高、中、低音的男声和女声,频带窄的语音声和频带宽的音乐声都得到均衡的声响,以避免音色的“失真”。
如果演出中在舞台上放一枪,由于回声的缘故,台下某些地方听到的是两响,甚至是三四响,这样的音响效果将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剧场内部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尤其是在特大的剧场里,观众听到从舞台前传来的直达声与从墙壁传来的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反射声与直达声“脱节”而“连”不起来,就会出现台上放一枪而台下听到多声枪响和讲话唱歌有重复声音的现象。
一个声音在建筑物内发出后,往往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之间来回反射数百次,经历很长时间才消失,所谓余音缭绕。屋子越大、越空,墙壁越光滑、越硬,声音就越不容易消失,持续的时间就越长,这种现象叫作交混回响。声音发出后,在室内空间传播到声强减弱至原来的百万分之一所经过的时间,叫作交混回响时间。
我国建筑师在建造人民大会堂时,对解决庞大建筑物的声学问题做出很大的贡献。
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会堂的体积和表面积都很大,要求声音均匀,有适当的交混回响时间,噪声小于35分贝;开会发言时,每个座位都能听到70分贝强的声音;演奏音乐时,强度要达到80分贝。为此,我国的声学家花费了一番心血。
为使声音均匀分布和无明显回声,声学家们在人民大会堂的各个座位前都隐蔽地安装了小纸盒扬声器,8000个扬声器中的每一个功率均为0.1瓦,产生75分贝的声强,使声场均匀,同时由于电流传播速度比空气快,也使听众觉得表演者或讲话者口型手势与声音同步。